此刻,正值上午九时,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乾清宫的金碧辉煌的屋顶上,泛起一片耀眼的光泽。宫内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却又不失清新,仿佛能洗净人内心的尘埃。四周的树木已经换上了深秋的衣裳,落叶在微风中轻轻飘落,给这座庄严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殿内,两个身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却不失温暖。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宛如分隔多年的老友在相互寒暄。他们的对话中充满了对彼此的尊重与信任,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在这庄严而温馨的氛围中,乾清宫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所,让人感受到了皇权的威严与人性的温暖。
皇帝李民端坐在龙椅上,目光透过明亮的窗棂,远眺着远方的天际,仿佛在思考着未来的宏伟蓝图。他微微转头,目光落在了张小强的身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坚定:“张公子,朕的身份如今已不再是秘密,我们的茶铺合作自然也要继续。朕深信,你定能引领茶铺走向繁荣昌盛。”
张小强听着皇帝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受到皇帝对他的信任与期待,脸上不禁露出自信的微笑。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放心,只要茶铺所需的货架、竹筒、桌椅以及人员能够及时到位,我必会全力以赴,确保茶铺顺利开业。”
皇帝李民轻轻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微微抬手,说道:“这些事宜,朕自会安排妥当。下午,所需之物便会陆续送达茶铺。”
张小强听后,心中更加踏实。他深知皇帝的办事效率,对茶铺的开业充满了信心。接着,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请求:“陛下,微臣斗胆,想请陛下派遣一些可靠的人员,跟随微臣学习炒制茶叶的技艺。这样,茶叶的炒制与生产便可由他们负责,微臣也能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事务。”
皇帝李民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这个请求的可行性。片刻后,他舒展眉头,答道:“这个提议甚好。朕会让萧敬安排此事,挑选一些忠诚可靠的人来跟你学习。”
张小强听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将为茶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趁机提出了另一个请求:“陛下,明日茶铺开业之际,微臣恳请陛下能够亲临现场,参加开业剪彩仪式。这不仅是茶铺的荣幸,更是对微臣莫大的鼓舞。”
皇帝李民虽然对“剪彩仪式”这个新词感到陌生,但他从张小强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份请求的诚意与重要性。他微笑着点头答应:“好,朕明日定会亲临茶铺,共同见证这一盛举。”
张小强闻言,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他连忙跪倒在地,向皇帝叩首谢恩。他知道,皇帝的亲临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最大支持和肯定,更是对茶铺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茶铺经营得有声有色,不负皇帝的厚望。
正当皇帝李民与张小强在乾清宫内交谈之时,萧敬萧公公突然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地从宫殿深处奔出。然而,这看似慌忙的外表下,实则隐藏着熊熊燃烧的怒火,犹如狂风骤雨中的烈焰,炽热而狂暴。
萧敬心中怒火中烧,暗自揣测:“究竟是哪个粗心大意的太监,竟然如此敷衍塞责,连最基本的面圣谢恩的礼仪都未曾悉心教导张小强?”他对此感到愤怒与不解,心中满是责备与失望。
愤怒之下,萧敬决定要找出事情的真相,他决心去寻找那些知情的侍卫和太监,好好质问一番。他跨出乾清宫的门槛,步履匆匆,一路上脸色阴沉如铁,让人不寒而栗。宫女太监们见状,纷纷低头避开,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生怕成为他怒火发泄的对象。
此刻的刘莲英,正惬意地躺在院子的软床上,宛如一位享受天伦之乐的君王。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他那丰满的身躯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丝清凉,他微微眯起眼睛,享受着宫女的轻柔按摩,脸上流露出满足而愉悦的神情。
他身旁的小太监,跪坐在一旁,双手熟练地剥着葡萄皮。他小心翼翼地将剥好的葡萄递到刘莲英的唇边,生怕有丝毫的差错惹怒了这位权势滔天的公公。刘莲英轻轻张开嘴,享受着葡萄的甜美滋味,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刘莲英的内心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回想起昨日宣旨时的情景,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他自言自语道:“那张小强,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连接旨的礼仪都不懂,真是白白浪费了他那一身的好皮囊。”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张小强的不屑与嘲讽。
他身旁的小太监一直留心着刘莲英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此刻听到他的自言自语,连忙凑上前来,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附和道:“刘公公说得极是,那张小强哪里见过什么大世面,哪里比得上刘公公您的见识和风度。”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刘莲英的恭维与奉承,试图借此讨得他的欢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