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国家队大巴引擎轰鸣。林宇轩贴着车窗,看墨尔本的街景掠过:涂鸦斑驳的砖墙、悬着澳式橄榄球横幅的酒馆、穿袋鼠玩偶服派发传单的店员。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战术卡片,边缘被汗水浸得发软。纪风坐在后排,铅笔在便签纸上反复勾画着替补登场的时间轴,每划一笔就抬头看眼车外的日影。艾瑞克的翻译软件切换到环境监测模式,实时播报球场温度、湿度、风速,屏幕光映着他紧抿的嘴唇。
"紧张?"蒋光太突然在邻座坐下,矿泉水瓶放在两人中间。他拧开瓶盖时,水珠溅在林宇轩的球鞋上:"2017年我第一次踢世预赛,替补席上把护腿板绑了三次。"他指了指艾瑞克的翻译软件,"数据再漂亮,不如感受下大巴开进球场时的声浪。"
当大巴驶入墨尔本矩形球场的地下通道,金属闸门升起的瞬间,欢呼声如潮水倒灌进来。林宇轩猛地坐直,额头撞上玻璃窗——看台上,"龙之队球迷会"的红色围巾翻涌成海,"零食特工队必胜"的灯牌在阳光下明灭闪烁。纪风的铅笔"啪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瞥见车窗外举着手绘战术图的小球迷,稚嫩的笔迹写着:"哥哥们的辣条战术最牛!"
艾瑞克的翻译软件突然过载报警,满屏跳动的声浪分析数据里,混进了球迷用中法双语写的加油弹幕。他转头看向李铁,铁帅正把最后一根辣条塞进战术板夹层,武汉话混着引擎轰鸣:"记住,替补席不是观众席——"大巴停稳的刹那,战术笔重重敲在窗框上,"是随时待命的军火库。"
车门打开的瞬间,咸涩的海风卷着草屑扑来。三个少年跟着队伍下车,林宇轩的绷带在小腿勒出深红印子,纪风的战术本被汗水浸透边角,艾瑞克的翻译软件重新启动,界面显示:距离开赛还有52分钟。远处的球场穹顶下,八万张面孔汇成沸腾的海洋,而他们的战靴,正第一次触上这片写满未知的绿茵。
上挂着的首发球衣——武磊的7号、阿兰的11号,褶皱里还带着晨训时的草屑。纪风攥着战术本的手指发白,纸页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下半场体能临界点"的字迹晕成模糊的蓝灰色。艾瑞克站在镜前整理队徽,巴黎圣日耳曼青训的记忆突然翻涌:那时的更衣室里,姆巴佩的球鞋永远摆在替补席最前端。
"过来。"队医老周的喊声从医疗区传来,托盘上的绷带卷成整齐的螺旋。林宇轩第一个挪过去,T恤还沾着早餐时蹭到的维吉麦酱,粤语里带着涩意:"周叔,绑紧点..."
"急什么。"老周戴着手套的手指按上他脚踝,触感隔着防滑袜依然紧绷,"肌肉僵着比绷带松更危险。"绷带开始缠绕,从足跟螺旋向上,纪风蹲在旁边看得入神,战术本上快速记下缠绕角度与压力分布——这是他新发现的"人体力学防线"。
艾瑞克的蓝灰色眼眸盯着镜中倒影,当弹性绷带触到膝后旧伤时,巴黎队医的叮嘱在翻译软件里自动弹出。他用中法混杂的句子喃喃:"内侧加压15度,减少旋转应力..."老周挑眉截断他的话:"在我这儿,只认二十年跟队的经验。"指尖却精准避开疤痕,绷带走势与艾瑞克记忆里的医疗方案分毫不差。
更衣室另一端,武磊正在往护腿板缠胶带,橙色训练服下的肩胛随着动作起伏。他瞥见纪风笨拙的绑脚手法,扔来卷新绷带:"交叉十字法,像系鞋带那样打个蝴蝶扣。"少年依样画葫芦,结果绷带末端歪成麻花,惹来蒋光太的轻笑:"这绑法,苏塔碰一下就散架。"
"别贫。"张琳芃裹着冰袋走来,金属柜门的反光映出他后腰狰狞的疤痕。他蹲在三个少年面前,指腹叩击林宇轩绑好的脚踝:"记住,绷带不是护身符。"又转向艾瑞克的护膝:"巴黎教过动态拉伸?等下带全队做。"说话间,他的战术笔在纪风的战术本上画了个圈:"把苏塔的步频数据标红,下半场他每多喘一口气,都是机会。"
放松区的筋膜枪嗡嗡作响。林宇轩趴在按摩床上,理疗师的力道让他龇牙咧嘴,粤语抱怨混着闷哼:"比铁指导的加练还狠!"艾瑞克却闭眼享受震动,翻译软件自动记录肌肉震颤频率;纪风偷偷把战术本垫在胸口,边放松边标注队员们的肌肉反应差异——张琳芃的旧伤处筋膜明显僵硬,武磊的小腿肌群恢复速度比数据模型快7%。
"都听好。"李铁的声音突然从战术板前传来,武汉话混着马克笔的沙沙声,"下半场第六十分钟,澳队后腰的肌肉乳酸值会突破临界点。"他的战术笔指向替补席方向,"到时候,我要看到有人能把这个弱点捅成窟窿。"
更衣室广播突然响起:"距离出场还有45分钟。"空气瞬间凝固。林宇轩反复调整护踝松紧,绷带在小腿勒出深红的印子;纪风的铅笔在战术本上戳出破洞,试图重新规划替补登场的跑位路线;艾瑞克的翻译软件开始实时监测澳队球员心率,屏幕蓝光映着他紧锁的眉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