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八十章:越匜噬月
青铜铎上的朱砂剥落,像干涸的血痂簌簌掉进水里。子奚的指尖擦过那些暗红碎屑,指腹立刻传来灼烧般的刺痛—,三星堆祭祀坑的骨灰混着朱砂,每一粒都在蚕食他的血肉。
"滋啦" 白烟从指尖升起,黑点般的腐蚀痕迹在皮肤上蔓延。子奚的左眼突然剧痛,视野里闪过徐福站在祭祀坑边的画面:他亲手将捣碎的骨灰混入朱砂,一笔一画涂抹在青铜铎上......
"原来如此......" 他甩了甩手,抬头看向通道深处。海水退去后,石壁上的青铜菌丝像枯萎的藤蔓般垂落,露出后面隐藏的甬道不是向上的阶梯,而是继续向下,通往更幽暗处。
阴冷的风从甬道里涌出来,带着河泥的腥气和某种陈年的药味,子奚拾起青铜铎,铎身已经冷却,但铎环上的星位钉仍泛着微弱的青光。他缓步走向甬道,靴底踩在湿滑的石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甬道尽头是个半圆形的石室,比海神庙地窖更潮湿。墙上渗出的水珠顺着青铜齿轮的齿槽往下淌,在底部汇成一小滩泛着金属光泽的液体。
石室中央是个青铜卦阵,七个卦盘围着一方祭坛,坛上摆着件越国青铜匜。匜身通体漆黑,流口朝东,柄部镶嵌着块眼熟的青铜镜碎片。
"禹王锁蛟镜......"
子奚的左眼瞳孔微缩。这块碎片比他怀里的更大,纹路也更完整。镜面映出他变形的倒影:左脸青铜化的部分正在消退,但皮肤下凸起的血管像老树根般虬结,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
祭坛旁蜷缩着个瘦小身影,是个十三四岁的越国巫童,穿着靛蓝麻衣,手腕脚踝都戴着青铜环。听到脚步声,他猛地抬头,左眼竟是和子奚一样的青色!
"你、你别过来!"巫童的声音带着哭腔,"那匜会吃人!"
子奚的剑尖垂向地面:"谁把你关在这里?"
"范...范大夫的人......"巫童哆嗦着指向匜器,"他们让我每日往匜里注水,说是在测潮汐......"
子奚走近青铜匜。匜底刻着相柳噬月图,九个蛇头仰天嘶吼,正中的蛇口含着轮残月。月轮处有个凹槽,大小正好能放入......
他掏出怀里的青铜卦签。
"不要!"巫童突然扑上来抱住他的腿,"会死人的!上次有个巫祝把东西放进去,整个人都化成了血水!"
子奚低头看着少年左眼的青光:"你能看见什么?"
"水......"巫童的牙齿咯咯打战,"注水后匜里会显出星图,然后...然后河底的青铜桩就开始响......"
子奚的左眼突然刺痛。视野里,巫童的血管中流动的不是血液,而是细密的青铜菌丝!那些菌丝正从手脚的铜环处向上蔓延,已经爬到了肘膝。
"他们给你'种蛊'了......"子奚蹲下身剑尖挑开巫童的衣领,锁骨处果然有个玄冥印记,和褒姒身上的一模一样。
巫童的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我不想变成怪物......"
子奚从怀中取出半块玉琮,按在巫童额头上。琮身的裂痕亮起微光,少年体内的菌丝像被烫到般收缩回铜环内。
"拿着这个。"他将玉琮塞进巫童手里,"去蜀地找李冰的后人,就说......" 话未说完,祭坛突然"咔哒"一响。匜柄的镜碎片自行脱落,"当啷"一声砸在卦盘上。七个卦盘同时亮起暗蓝色的光,盘面上的星象疯狂重组,最后定格成归墟的星轨图!
"来了......"巫童惊恐地后退,"它们要醒了!"
地底传来"轰隆"闷响,像是某种巨兽在翻身。子奚一把推开巫童,剑尖挑起镜碎片,猛地按进匜底的月轮凹槽
"咔嚓!" 严丝合缝,匜身的相柳图案突然蠕动起来,九个蛇头同时仰起,匜内的积水沸腾翻滚,腾起的蒸汽在半空中凝成立体星图。与之前见过的不同,这次星图中多了一条蜿蜒的航线,徐福船队的轨迹!
"果然藏着海图......" 子奚的左眼追着那条航线,看到尽头处是个巨大的漩涡。漩涡边缘站着个人影,虽然模糊,但那身阴阳家的服饰绝不会认错
"徐福!"
蒸汽突然变得血红。星图中的徐福转过身,空洞的眼窝直直"看"向子奚。他的嘴一张一合,没有声音,但子奚的脑海里清晰地响起一句话:"归墟门开,九鼎重铸,守史人血,祭"
话未说完,匜身"砰"地炸裂,飞溅的青铜碎片中,子奚看到匜内壁粘着些暗红色的锈迹。他伸手抹了一点指尖搓了搓,是汞丸残渣带着吕不韦炼丹特有的硫磺味。
"吕不韦......"子奚的指甲掐进掌心,"你连徐福都算计......"
巫童突然发出一声尖叫。子奚转头,看到卦阵的齿轮疯狂旋转,七个卦盘射出光柱,在祭坛上方交汇成骊山地宫的虚影。地宫深处,吕不韦站在青铜鼎前,正将一管金色液体注入鼎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