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您麾下薛仁贵、关羽大军以彭元亮首级震慑敌军,顺势招降卫国锦绣城(上等城邑)及其附属三座县城(一座上县,一座中县,一座下县),共计获得6700召唤点!”
万寿城下,严洛已经平复了心情。
锦绣城如此轻易降服,倒是出乎严洛意料之中。
此地盛产瓷器,人口众多,富庶繁荣。
是卫国除了万寿之外,最为富有的城邑。
但没想到抵抗意志却如此薄弱。
眼下万寿城北面的涂茹,东面的锦绣都已经尽归大秦所有,卫姣的援兵也被迫回援云沧。
四周其余卫国郡县,本来已经被抽掉了援兵。
如今除了南面,浑河支流的延河、青河一线,在对岸几处城邑还存在调集勤王大军,万寿周围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存在。
不过自从九月大雨之后,十月天气变幻莫测,如今连续下了数日大雨,以至于难以攻城。
秦军和万寿城守军都进入了短暂的和平状态。
而之后,彭元亮在瓷山中伏,与秦国大将激战被斩之事,也逐渐传遍列国。
高顺之死,倒是没有引起太大轰动。
毕竟在这方世界,论名声,彭元亮这卫国第一猛将更为显着。
秦军虽然折损了高顺,且久攻万寿不下,但却依旧声威大震。
列国诸侯都纷纷派遣使者打探详情,孤竹城那边,墨砦也似乎听到了这个消息,当下令人突围之后传信严洛,声称愿意携孤竹全境降伏秦国。
收到这封降书,严洛倒是不奇怪。
孤竹国本就是被蔡国所灭,如今孤竹已经是蔡、秦两国之间的孤岛。
墨砦不愿意降伏蔡国,自然宁可向严洛请降。
虽然此人是卫王招揽,但似乎也不是那种愚忠之人,很懂得审时度势,但也不会毫无底线。
否则以他的能力,当初还不如降伏蔡国,没必要以公孙之身,啸聚山林为盗寇。
严洛只是略微想了想,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大争之世,仁慈自然要有,但也不能总是当老好人。
你蔡国无能,久攻孤竹不下,人家守将自愿降伏秦国,我没道理拒绝别人。
更何况说起来,墨砦和阳榷、张贤的夫人还是亲眷同族,此人又有守城之能,算是个人才。
当下严洛亲笔手书,传诏蔡伯迁,并勒令孤竹城下的蔡国大将尚淳停止进攻。
传诏特使就由目前坐镇涂茹的秦琼担任,以他禁军将领的身份,蔡国不敢怠慢。
至于蔡伯迁会不会怀恨在心,那又如何?
眼下的秦国,甚至连卫国第一猛将彭元亮都折戟沉沙,小小蔡国,如果敢诈刺,那正中严洛下怀。
反正蔡国现在这八郡之地,严洛迟早也是要吞并的。
......
孤竹城下,秦琼率领数百亲卫进入蔡国攻城大营,尚淳将其迎入大帐之中,看到严洛出具的手书,不由脸色微变。
尚淳正要辩驳,秦琼却一摆手直接阻止了对方:
“此诏乃是我家君上发出,在下马上还要赶赴上蔡,面见蔡伯。
孤竹守将墨砦已经投效秦国,君上也已经允诺,如今孤竹便是秦国城池。
所以还请将军速速退兵,否则你我两家若是闹出嫌隙,那大家脸上可是不好看!”
尚淳冷哼一声:
“秦将军,这是墨砦的诡计,故意挑拨你我两家关系,难道以秦君之智,看不出来吗?”
秦琼却是直接点头道:
“没错啊,所以我家君上说了,蔡国君臣切勿上当动气。
反正孤竹如今仍然固若金汤,如今天灾刚过,蔡国如果继续在此地损耗钱粮,那也是徒劳无益。
孤竹入我大秦疆域,正是两全其美之事。”
尚淳气的直想吐血,秦琼却冷声道:
“在下还要赶往上蔡,其余话尚将军就不必喋喋不休了,老秦我性子急,最听不得人啰嗦!”
说完直接离开大帐,自去上蔡城给蔡伯传达诏令。
两名秦国小卒留在帐内微笑道:
“尚将军,我等是受君上和秦将军之令,在此协助尚将军撤军。”
尚淳气的脸色发黑,但拳头捏的咯咯响,却是不敢发作。
他深知如今秦国兵锋正盛,已经接连攻克降伏卫国诸多城池。
酉山大营被攻灭,彭元亮被杀,连那神秘的卫国公室骑兵也已撤军。
如此形势下,万寿城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秦国之强悍,已经有凌驾在卫国之上,独霸天下之姿!!!
......
果不其然,当秦琼抵达上蔡,将严洛诏令送到蔡伯迁手中,这位蔡国国君没有丝毫愤怒。
反而热情无比的笑道:
“此事甚好,如今我蔡国也是府库空虚,钱粮不足,即便没有秦君这封诏令,这几日攻打孤竹的大军也该撤军了。
秦国如今奉王命而讨卫国,战果赫赫,天下皆知。
孤竹守将墨砦,此人也算是识时务,既然已经降伏秦国,那寡人自该顺水推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