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洛按照惯例,对于这次册封当众拒绝了三次。
最后东阳君代表天子强行要求下,严洛只能接过诏书,坐在案几之后长叹一声:
“你们啊,这可是害苦了孤!!!”
谁懂啊家人们,刚做秦公没多久,就被人逼着当秦王,不当还不行。
当下严洛便郑重谢过天子,并令人为玄京王室奉上贡礼,并精心挑选2000壮丁,交付给东阳君带回玄京为亲卫。
这些壮丁,明面上都是征召的普通百姓。
实际上,就是严洛从系统之中召唤出来的青壮。
身家清白,庶民出身。
东阳君自然是大喜,如今整个玄京的护卫少的可怜,2000青壮,最起码能保证王宫的基本守卫力量了。
而且这是秦国调拨的护卫,今后卫王也好,其他诸侯也罢,想要对王室做些什么,总要掂量一下轻重。
......
随后天子封严洛为秦王之事,迅速传遍列国。
秦国也依照天子所封,宣告天下,并在严城举行称王大典。
随后,严洛封梁姬为王后,姜若水为昭仪,严欢为太子,严雪为临川公主。
免除秦国百姓一年赋税,并赏赐群臣、士卒。
列国使者纷纷来贺,狼胡那边都送上重礼,以表示臣服。
卫王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不语,但却脸色难看。
封王则怒急攻心,随后得了重病,缠绵病榻之上。
不过列国诸侯、百姓,倒是没人对严洛这个秦王有什么微词。
毕竟上位以来,秦国崛起的速度有目共睹。
而且在天灾之时,秦国对于周边邻居,也是仁至义尽。
如此贤明仁义之君,得封秦王,实在是众望所归!
......
“恭喜宿主,您的称王仪式已经全部完成,鉴于您从大虞公爵晋升为秦王,获总计8000召唤点!”
后宫之中,开始为严洛制作王服、王冕。
工部匠作营,也开始为严洛制作王印。
同时秦国群臣,也开始纷纷上奏严洛,希望能扩建宫城,以彰显秦国王者威严 。
原本严城宫殿,比较逼仄狭小,从前还是大虞臣子的时候,倒也是无妨。
但现在严洛已经称王,继续使用这种宫殿,非但没几个人说他是勤俭节约,反而会认为秦国缺少威仪。
而且阳榷也计算过,建造一座王庭,并不需要一蹴而就。
可以先在严城之中划定王城范围,然后依照重要性,建造宫城。
其他国都办公设施,比如九部衙门、太社、太庙、内库等等,可以后续建造。
同时建造新的宫城,还能顺势扩建严城规模,完善城市布局规划。
所需费用,也是依次支出,按照秦国目前府库的富庶程度,完全不必担心用度超支等问题。
严洛思虑再三,还是否决了建造新宫殿的打算。
他倒不是怕浪费,而是如今秦国刚刚称王,天下诸侯未定。
根本没有必要花太大代价建造什么王宫。
他有系统在手,完全可以等到统一中土之后,再选择一处最适合作为国都的城池,大兴土木,建造当时最为繁华伟大的城邑、皇宫。
所以严洛只是让工部修缮翻新一下目前的宫殿,在空地之上兴建一处更大的议政大殿即可。
......
新的一年,一月时节还未曾过完,封王封无疑终于去世。
封国在封无疑父亲手中曾经称霸天下,而在他的手中却迅速衰弱,本人更是遭遇两次俘虏。
虽然一度称王,但却没有任何文治武功可言,如今在寒冬之中,更是无比屈辱愤懑的去世。
最糟心的是,封无疑走的太过突然,没有立下太子。
随后封国境内便在寒冬时节开始了一场火拼。
封无疑的两个儿子各自纠集兵马,在国都参天厮杀不止。
一场血战混乱之后,封无疑小儿子封骁成功击杀兄长,并在大将陈方的支持下,登位为国君。
但这场宫廷之变,也让封国更加孱弱。
封骁当下派遣使者前往秦国严城,送上重礼,名义上是送上恭贺严洛称王的大礼,实际上则是希望能与秦国化解恩怨。
不得不说,这封骁倒是比他的死鬼老爹聪明多了。
如今天下谁强谁弱,也是看的明明白白。
不愧是能在封国版玄武门之变中幸存下来的公子。
如今秦国西北面的三国邻居梁、赵、封三国之中,封国已经沦为最弱小的存在。
赵国最强,梁国次之。
以赵国的野心以及急性子,未来必定还会继续开疆拓土。
严洛故意接受封国的示好,为的就是限制赵国。
要么,赵国头铁,继续攻伐封国,那这个时候秦国就要站出来说话了,毕竟封骁刚刚表示臣服亲近,你怎能随便动手。
要么赵国还是头铁,攻打梁国,不好意思,这位是秦国王后的母国,你想找死?
而赵国剩下的两个邻居,只有秦国、卫国。
到时候打不打,打谁,那国君赵勿可以选择的战略和目标,就非常有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