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
哲忽浊和老道士皆是一惊。
能称寡人的除了大周天子还有谁?
大周天子居然亲自御驾亲征征战草原?
“杀!”楚歌冷漠着脸一挥手。
命令一下,大军抽出刀逼了过来。
哲忽浊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躲在老道士的身后,老道士也下意识的用手护住了哲忽浊。
“念你是大周百姓,闪一边去。”楚歌抽出了佩刀脸色冷漠道。
寡人大周的百姓又何错之有?
敌人可以这样做,寡人自然也可以这样做。
老道士听到这话心一冷,看了一眼身穿铠甲面戴铁面具的玄甲兵,自知无法突围出去。
他心中万般无奈,可想到了哲忽浊和他的关系,还是硬着头皮走上前,行了一礼道:“陛下,这孩子只是一个普通的牧民,能否放过他一次?”
“所以?”楚歌眼中依旧冷漠无情。
国与国之间的战斗,用好人与坏人来区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老道士正想说话,哲忽浊就跪了下来,笑嘻嘻的拜道:“所以小人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楚歌歪着头把刀放在了他的脖子上。
“陛下!”老道士脸色一变,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
哲忽浊心中慌张,但是却强装镇定的道:“所以小人愿意当您的马前卒,您对草原一定不熟悉吧?小人可以当这个带路党,只求将军看我可怜,放我一马。”
“呵~”楚歌眯起眼睛盯了她一会儿,随后嘴角露出了微笑,“你很不错,寡人最喜欢你这种识时务者的小人物。”
他刚才是个测试,如果是个硬汉子,那就死掉。
相反,如果是小人,贪生怕死之辈,这种人他喜欢,在敌对阵营他非常喜欢。
“只要陛下喜欢,小人就是陛下想要的模样。”哲忽浊讨好似的笑道。
“很好!”楚歌点了点头,随后脸上一冷问道:“你的部落在哪里?”
哲忽浊一听脸色一变,不过随即又笑嘻嘻的道:“陛下,我的部落只是个小部落,我带你去大部落怎么样?”
楚歌深深的看了一眼哲忽浊,随即冷笑道:“寡人如果硬让你带去呢?”
“那自然是夹道欢迎,不过嘛,我们阿根达部落早已仰慕大周许久,不如趁此机会让阿根达部落并入大周,陛下以为如何?”
“你能让他们听寡人的?”楚歌冷笑。
哲忽浊笑道:“请陛下放心,草原无非谁强谁弱,可汗部落最强,所以我们奉他们为王,听从他们的号召,可谁又愿意在这草原中生活呢?”
“只要陛下认同他们是大周子民,那可全都是精良的战兵,那全都是上马能战的骑兵!只要配备足够的装备,他们就是最精锐的部队!”
哲忽浊说这话的时候带着自信和真心实意。
甚至于就算是他,只要楚歌能给他带来安宁和食物,给他带来保障,他就愿意自称大周子民。
草原环境恶劣,不是大风就是寒冷,不适合种粮,同时又每天处于争端,还没有大周的科技,连盐都是买大周。
还每天交通不便,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又愿意生活在这里?
“父皇的民族共荣?”楚歌脑中快速闪过他父皇的政策。
他们大周也不只是只有大周子民也有其他的,大多是被吸纳的,还有扩建的。
毕竟加入了大周,也不能让人家抛弃原来的种族,只要宣称是大周的子弟,那就是大周百姓,民族共荣。
提倡这个的正是他老爹,这也是他老爹仁帝最值得称赞的政策。
他父皇鼓励民族共荣,提倡不管任何民族,皆大周子弟,甚至以律法的形式让所有民族的服装和节日统一合一。
至此,虽然许多种族都自认为自己是什么族,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他们自认为是大周子弟。
当外族入侵时,这些原本的胡族往往冲在最前头,因为他们不能忍受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安宁被破坏。
而且胡族最为勇猛,作战往往不顾生命。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就算战死了,朝廷也会给他们足够的安家费。
他父皇为了能让这些外族加入进来不至于饿死,能有一个养家糊口的手艺,甚至让这些加入进来的外族会做什么就让做什么,不会做就教,卖不出去的东西,朝廷定时回收。
当然,这些东西必须是朝廷需要的。
同时赐予农田,让大周的子民教会他们怎么耕种。
实在不行能打仗就来参军,反正只有一点,绝对不能饿死!
他父皇仁是真的仁!大周的百姓饿死一个就要找当地的官员算账。
这一点上他父皇真的是做到了,因此每一个加入进来的外族都甘效死力。
这些外族人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一点。
仁帝让他们吃饱,让他们不必担惊受怕,不用每天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需要的仅仅是遵循朝廷的法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