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圣主,这份计划书虽是在校事府提供的情报基础上推测而成,但若真要实施,恐怕仍会有未知的变故,我军还需随机应变才行。”
刘昆点了点头,说道:“计划书终究只是死物,途中发生的各种意外难以预料。不过,有此计划作为参考,我们已能应对大部分情况。”
戏志才思索片刻,又道:“圣主,依某之见,如今正是着手实施的最佳时机。若再拖延,恐怕会赶不上黄巾军覆灭的时机。”
他们三人虽然不清楚刘昆为何如此笃定张角会在八月份去世,也不明白为何冀州的黄巾军会在十一月份败亡。
但既然刘昆如此安排,他们便只能按照他这个的思路去制定和执行计划了。
按照这份计划,种花部落将在近期调集大批粮草。
从雁门郡阴馆开始,到计划书中提及的原平、井陉关一路,囤积起来。
因为,他们不仅要供应这一万接应大军的日常所需,而且还要承担近百万黄巾军及其家属一路来所需的口粮。
平地运输尚且容易,种花部落盛产牛马,用来拉车运输粮食轻而易举。
然而,一旦要翻越五台山,井陉关,其中的山路崎岖难行,牛车马车几乎无法使用。
要运送大量粮食,只能依靠人扛肩挑,后勤工作无疑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不过,对于这一问题,刘昆早有应对之策。
他吩咐人将一辆奇特的车辆推了进来,展示在三人面前。
戏志才和黄玄见状,惊讶地走上前去。
只见这辆车只有前方一个轮子,轮子上方设有车架,车后还连接着两根长长的木杆。
其实,只要稍有见识的后世人看到这辆车,便能认出这是“鸡公车”。
此车因其形状酷似鸡公而得名,轻便灵巧。
在平地行驶时,一个人就能轻松拉动三石(约等于如今的一百八十斤)的货物。
而在山地行走时,后面一人推,前面一人用绳索拖拽。
便可搭载四石(约等于如今的二百四十斤)粮食,行走如飞,如履平地。
黄玄看着这辆怪车,惊讶之余,对刘昆的智慧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捋着颌下的短须,哈哈大笑道:“圣主果然学究天人,竟发明出如此巧妙的神物。有此神物,我军山道粮食运输的问题就能完美解决了。”
刘昆哈哈一笑,毫不谦虚地接受了黄玄的夸赞。
传闻几十年后诸葛亮发明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能在山地运输粮食如同后世的机械一般简便,可惜他造不出来。
而且,木牛流马说不定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其唯一的作用就是为了称赞孔明的聪明才智罢了。
有了这“鸡公车”运输粮食等物资,刘昆及三大巨头对此次接应计划的成功实施更有信心了。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