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诸葛亮心生一计。
命人取来一精致木匣,内置一件做工精美的女子襦裙。
并附一笺,上书:“闻仲达深居简出,谨守闺训。特赠巾帼素衣,以表敬意。”
派人送至城下后,城头守军很快就将木匣呈送给了司马懿。
此刻,司马懿正与魏延、霍峻等心腹将领在太守府议事厅商议军情。
他面色平静地打开木匣,取出了那件襦裙。
周围将领见状,无不色变。
魏延性如烈火,当即勃然大怒。
他一把拔出佩剑,砍在案几上,木屑纷飞。
怒声吼道:“荀公达、诸葛小儿安敢如此折辱主公!末将请令,率三千精兵出战。必斩他几员汉将,让知道某的厉害!”
霍峻亦是怒容满面,拱手道:“主公,汉军欺人太甚!末将愿随文长将军一同出战,挫敌锐气!”
司马懿却拿起那件襦裙,轻轻摩挲着面料,嘴角反而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他抬眼看了看暴怒的魏延和霍峻,又扫过周围一众愤慨的众将。
缓缓将襦裙放回匣中,淡然说道:“文长,仲邈,稍安勿躁。诸葛小儿欲效仿当年韩信辱司马卬之故智,激我等出战。此等浅薄伎俩,徒惹人笑耳。”
他站起身,沉声道:“吾等坐拥坚城,将士用命,粮草尚足。汉军远来,利在速战。吾只需紧守不出,待其粮尽,或益州、江东有变。届时……胜负犹未可知。”
“岂可因一妇人衣物而怒,堕其彀中,使将士枉送性命?”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将,厉声道:“传令三军,紧守城池,妄言出战者,斩!将此衣物好生收起,来日,吾当亲自为诸葛小儿穿上!”
司马懿的隐忍,让城下观阵的荀攸和诸葛亮暗自点头。
荀攸叹道:“司马仲达,确非常人。受此大辱,竟能不动声色。其志不小,其害尤甚。”
诸葛亮羽扇稍顿,微微向荀攸欠身,朗声道:
“老师所言极是。司马仲达忍常人所不能忍,确为劲敌。然则,正因其过于能‘忍’。亮以为,此战关键反在此处。”
“猛虎伏匿深林,固然可惧。然若将其逼入狭小铁笼,纵有尖牙利爪,亦难施展。司马懿如今便是这笼中困虎——我军稳扎稳打,断其外援,绝其粮道。”
“豫章曹操、江东孙权自顾不暇,益州刘璋坐守之辈,岂敢来援?其纵有通天智计,无兵无粮,又如之奈何?”
他转向荀攸,眼中闪烁着精光道:“学生浅见,司马仲达能忍忍巾帼之辱,是因为他认定拖延时日,于他有利。”
“然若时日迁延过久,城中粮草必然消耗一空。届时人心浮动,而外援断绝……他司马仲达还能忍吗?还能压得住城中将士、百姓的恐慌吗?”
诸葛亮一脸从容,羽扇轻摇。
淡笑一声,继续说道:“故我军当下之策,正应利用其‘忍’。一面继续围城示强,积土造械,施加压力。”
“另一面,可遣细作潜入城中,散播流言。说司马懿欲牺牲全城军民为其野心殉葬,或暗示魏延、霍峻等将已生异心……”
“学生听说,司马懿本性多疑。身处绝境时,猜忌之心只会更重。待其内部生变,或疑杀大将,或激起内讧,便是我军破城之时。”
荀攸听罢,抚须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诸葛亮此论,不仅洞察了司马懿的性格弱点。
更将战略层面的“围”与战术层面的“间”巧妙结合,深得兵法“攻心为上”之精髓。
既然司马懿决意龟缩,荀攸便按预定方略,下令强攻。
接下来的月余,临湘城下变成了真正的人间炼狱。
数百架投石机日夜不停地抛射巨石,砸得城垛崩裂,女墙坍塌。
大量重型弩车、重型弩机不停往城头倾泻着巨箭,对守军的士气打击很大。
数百架云梯一次次靠上城墙,无数悍勇的汉军甲士口衔利刃,舍生忘死地向上攀爬。
城墙脚下,尸体堆积如山,护城河早已被土石和阵亡将士的遗体填平。
大型攻城塔如同移动的堡垒缓缓逼近,与城头守军对射,箭矢如同暴雨般交错。
冲车在重盾掩护下,一下下猛烈撞击着包铁城门,发出沉闷的巨响。
守城方在霍峻的出色指挥下,展现了极高的韧性。
他精准地计算着守城物资的消耗,总能在汉军攻势最猛烈的时刻,给予致命打击。
魏延则率领精锐甲士,如同救火队,哪段城墙告急便冲向哪里。
其人身先士卒,刀法狂猛。
多次亲率敢死队,将登城的汉军精锐小队硬生生赶下城头。
一场攻城战下来,双方往往在狭窄的城墙上反复争夺,伤亡极其惨重。
汉军虽勇,但在霍峻善守、魏延善战组合的防御下,进展缓慢,每日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徐晃、赵云等将虽焦灼,却也不得不佩服对手的难缠。
荀攸的中军大帐内。
徐晃一拳砸在案几上,怒道:“司马小儿缩头不出!强攻月余,折损万余儿郎,这临湘城当真成了铁刺猬!”
赵云眉宇紧蹙,内心也有一些焦灼:“霍峻、魏延守城,滴水不漏;司马懿调度得当,我军确实吃亏啊。”
张合接口道:“兵法云,十则围之。我军兵力虽占优,但尚未达十倍之数,况临湘城坚粮足。如此消耗,绝非上策。”
众人的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诸葛亮。
这位年轻的参军轻摇羽扇,目光却始终未离地图上的临湘城防图。
“诸位将军所言甚是。”诸葛亮终于开口说道,“强攻难下,徒耗兵力。司马懿欲挫我锐气,将我军牢牢拖在临湘城下,以待时机。”
荀攸颔首:“奉孝临行前亦有此虑。孔明可有良策破此僵局?”
诸葛亮羽扇轻点地图上临湘四周:“司马懿所恃者,无非三样:坚城、良将、以及……他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军心民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坚城难破,便不破它。良将难敌,便不直接与之交锋。唯有这军心民心……却是最坚,也最脆之处。”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