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周三娘,为什么只会劝自己的女儿忍?她看不到女儿的痛苦吗?
尔雅被母女两人气的乳腺都不通了。
她连忙劝自己生气容易老,这都不关她的事,她也不要操心这些。
青鸾要抱怨就抱怨去,反正她是不会掏钱给她补嫁妆的。
这些糟心事都跟她没关系!
接着尔雅就全当没听到青鸾找周三娘补嫁妆的事,她也不知道母女俩最后具体是怎么谈的。
总之最后青鸾走的时候,周三娘眼眶通红。
卫木匠对此都习以为常了,青鸾每次回来就要拉着周三娘一通抱怨痛哭。
他还以为这次又跟之前一样,并出言安慰周三娘:
“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无论她做什么你支持就是。
不要老跟她们出主意,你的主意也不一定有用。”
这些年尔雅与卫岳不在家,都是周三娘陪着卫木匠,每天跟他做饭洗衣说话。
卫木匠有个病有个痛的,也都是周三娘伺候。
所以卫木匠对周三娘是真的有感情的,他虽然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
对青鸾青凤这个两个继女也不是说一点都不疼爱。
看在周三娘的面子上,一向不喜欢管闲事的卫木匠看着青鸾每次回家都哭。
甚至想过要不让青鸾和李青和离算了,大不了他养青鸾几年。
然后再好好给她找个人品好的夫婿,哪怕穷点丑点也没关系,他可以多补贴点嫁妆。
看在卫辞的面子,青鸾即使再嫁,应该也不难找的。
有段时间,卫木匠甚至认真给青鸾打听过二嫁的人选。
可周三娘死心眼,总觉得不能和离。
农村人思想陈旧,哪怕你是和离,人家也知道说是被夫家休了,根本不认什么和离的。
当年周三娘被夫家休了后,那段日子简直生不如死,犹如身处地狱一般,好多时候都不想活了。
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别人嫌弃的目光,背后的讨论,以及各种嘲讽的语言,都是她的噩梦。
如今她决不能再让女儿重复她当初经历的一切。
在周三娘看来青鸾在李家再难过,都不会比被休后更难过的。
李青的娘在难缠顶多骂青鸾几句,李青也从来没打过她。
她不缺吃不缺喝,干的活也都是家务活,李家人都不下地的,日子再难过也比和离强一百倍。
抱着这个想法的周三娘打死不同意青鸾和离,青鸾自己好像也没有和离的想法。
所以就算卫木匠主动想给养女出头也没用武之地。
且青鸾到底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来卫家时年纪又大了。
为免旁人说闲话,青鸾在卫家的时候,卫木匠都是特意避着她点的,感情本就不亲近。
现如今周三娘不愿意做的事,他如果执意要去做,只会引来别人说闲话,因此卫木匠放弃了。
送走青鸾后,周三娘红着眼睛不忘帮尔雅收拾行李。
念叨着她们马上就要回青州了,不要拉了东西。
还有她做的咸肉豆腐干之类的多带点,能放的住。
又去翻腾腊月上旬她刚在山里采的野山茶给尔雅带回青州。
下河村的后山上有几棵茶树,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炒制出来香味极为醇厚。
周三娘平日拿回来待客许多人都夸,她就特意给尔雅也留了许多。
尔雅看着周三娘忙碌的背影忍不住叹气。
其实周三娘心肠挺好,人又勤劳肯吃苦,现在都还磨豆腐赚钱。
而且她也从不惦记尔雅和卫岳的钱,即使知道尔雅和卫岳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从不要两人的钱,总说自己还忙的动,有钱花。
她私下补贴青鸾的钱还有给青凤的嫁妆都是她自己赚的,从某方面来说,她其实很有骨气。
可她的性子实在太软弱,人也迂腐,思想十分陈旧。
不过这也是当下许多女子的通病,她们从小就被教导不如男子,要以夫为天,还有什么名声大于天。
这些思想十年如一日的伴随着她们,腐朽的思想如何浇灌出热烈张扬的玫瑰呢。
世道告诉她要贤良勤劳要伺候男人,这些思想她都信奉一辈子了,无论旁人再说什么都改变不了了。
各人有各人的命,尔雅也没办法。
她与卫岳待到青凤回门后就启程回青州了。
回青州前尔雅又回了一趟宋家,跟林氏说她们要走了一事。
林氏拉着尔雅的手不肯丢,女儿一年回来一次,不知道的还以为远嫁了。
她劝尔雅:
“反正现在小辞也不在青州读书了,实在不行你们就回来。
你们在青州,娘一年只能见你一面,平时想你想的不行。”
如今有云衣阁在,尔雅暂时不会离开青州的,她要挣钱啊。
这些事林氏不是不懂,可她是真的想念女儿。
李荣带着宋荷在一旁,听婆婆尽说一些废话,心里急的不行。
宋荷比卫辞小三岁,如今也到了可以找婆家的时候,李荣自然看上了卫辞这个举人外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