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走廊似乎比平时更长。苏晴几乎是小跑着跟随护士,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腔。张医生电话里说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什么?许明远病情恶化了?还是...
推开病房门,眼前的景象让她愣在原地。许明远不仅坐着,还站在窗边,背对着门口眺望夜色。听到动静,他转过身来,脸上是苏晴几周来未见的血色。
"你...你怎么能站起来了?"苏晴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许明远微微一笑,这个简单的表情在过去一个月里都难得一见:"感觉好多了。医生说这是个...医学奇迹。"
张医生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刚出炉的检查报告,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肝功能指标恢复了70%,那个阴影缩小到几乎看不见。最惊人的是肝组织活检结果——"他指着报告上的显微镜图像,"受损区域出现了大量新生的健康细胞,就像...就像肝脏在自我重建。"
苏晴接过报告,虽然看不懂专业术语,但对比前后图像差异一目了然。一个月前许明远的肝脏布满阴影和纤维化痕迹,现在却呈现出近乎健康的粉红色。
"这...这怎么可能?"
"理论上不可能。"张医生推了推眼镜,"肝细胞再生能力有限,如此大面积的自我修复在医学文献中几乎没有先例。除非..."
"除非什么?"
张医生和许明远交换了一个眼神:"除非'肝宁'的作用机制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许医生和我讨论过,也许这药物不是通过抑制炎症起效,而是激活了某种沉睡的再生基因。"
苏晴想起周文涛提过的类似猜测,心跳加速:"这是好事,对吗?"
"好事?"张医生几乎要跳起来,"这可能是肝脏医学史上最重大的发现!如果能搞清楚机制,或许能应用于其他器官的再生治疗!"
许明远却显得更为冷静:"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患者出现肝损伤,而我却出现逆转?差异在哪里?"
苏晴突然想到什么,从包里掏出小雨制作的"健康礼物"——那些彩色星星和手链:"会不会和这些有关?小雨一直说它们有'健康魔法'。"
张医生好奇地接过,仔细检查:"看起来只是普通手工艺品...不过孩子的心理暗示确实可能对康复有帮助。"
许明远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彩色星星,没有评论。苏晴知道他在想什么——作为医生,他更相信科学解释而非"魔法",但作为父亲,他也无法完全否定女儿那份执着的信念。
"我需要更多病例数据。"许明远最终说道,"如果其他停用'肝宁'的患者也能出现类似好转..."
"已经在联系了。"张医生点头,"但瑞康肯定不会配合。现在药监局立案调查,所有相关资料应该都被封存了。"
苏晴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赵明发来的短信:"看了资料吗?有更惊人的发现,明天上午十点老地方见。"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机递给许明远看:"那个记者声称有更多发现。"
许明远皱眉:"小心点。如果瑞康知道他在收集证据..."
"我会注意。"苏晴握住丈夫的手,感受着久违的温度和力量,"你专心恢复。对了,小雨和婆婆呢?"
"我让妈带小雨回家睡觉了。"许明远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指,"你也该休息了,这几天你承受了太多。"
苏晴摇摇头:"我先去把赵明给的资料整理一下。明天听证会可能会有新进展。"
离开医院时已是深夜。初夏的风带着微醺的花香,街灯在沥青路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苏晴深吸一口气,许明远奇迹般的好转让压在她心头的巨石轻了几分。也许,最坏的时期真的过去了?
回到家,婆婆和小雨早已睡下。苏晴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打开赵明给的资料袋。除了那些被压下的不良反应报告,最下面还有一张便签:"瑞康购买基因数据库的转账记录,见加密文件夹密码1218。"
苏晴输入密码,电脑弹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几份银行转账记录和邮件截图。邮件内容令人毛骨悚然——瑞康某高管指示下属通过暗网渠道购买"特定基因型患者的完整医疗档案",金额高达两百万美元。
"他们在筛选试验对象..."苏晴喃喃自语。如果瑞康针对特定基因型患者进行试验,就能最大限度掩盖药物副作用,提高试验成功率。这种做法不仅违反医学伦理,更是赤裸裸的人体实验!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一封邮件提到了"Project S"的"特殊响应者"——约5%的受试者对药物有"超常反应",但机制未明。许明远的奇迹康复会不会就属于这种情况?
苏晴将这些新发现与之前的证据整合在一起,思路渐渐清晰:瑞康将一款老药改头换面,通过数据造假获得批文,再针对特定基因型患者推广使用。绝大多数人出现肝损伤,但极少数人可能产生惊人的治疗效果。而许明远,恰好是那幸运的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