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起身签到。
【当前时间:东汉兴平二年七月初一】
【叮——签到成功,获得“水果(1000斤)”】
随着系统提示音落下,王镜的储物空间内顿时堆满了各式水果。
桃子、李子、杏子、甜瓜堆积如山,几乎挤占了整个空间。
王镜看着这些新鲜水灵的水果,不由想起这已经是连续数日获得食物类奖励了,前几日还有酒肉等物资。
她记得张辽最近在城西大营训练新招募的骑兵,那些新兵蛋子在张辽手下吃了不少苦头,正好可以拿去犒劳他们。
王镜命人备马,自己则从储物空间中取出部分水果和之前积攒的酒肉,装了几大车,随后便带着这支满载慰劳品的队伍向城西大营进发。
城西大营离城约五里,是专门为训练骑兵而设的营地。还未到营门,王镜便听见阵阵马蹄声和喊杀声传来,空气中尘土飞扬。
营门守卫见是王镜,连忙行礼让道。王镜摆手示意不必声张,自己牵着马缓步进入,想先看看张辽是如何练兵的。
绕过几排营帐,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开阔的校场上,数百骑兵正列队操练,马蹄踏起的尘土在阳光下翻涌如浪。张辽一身戎装,手持令旗,站在高台上指挥。
他身形挺拔如松,肩宽腰窄,紧身的战甲勾勒出流畅的肌肉线条。浅色瞳仁在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光,下颌线锋利如刀,薄唇微抿,嗓音低沉却洪亮如钟,即使隔得老远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他手中令旗一挥,厉声喝道:“左翼压上!别让阵型散了!谁敢偷懒,今晚加练到爬不起来!”
“锋矢阵,变!”
随着张辽一声令下,骑兵队伍立刻如流水般变换阵型。前排二十骑手持丈八长矛突前,后面八十骑分列两翼,张弓搭箭。整个队伍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锋芒毕露,杀气凛然。
张辽站在高台上,单手叉腰,另一手握着令旗,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阵型变化。
“总算有点长进!”
他的眼睛在阳光下微微眯起,下颌线条绷紧,唇角却若有若无地勾起一丝满意的弧度。
王镜暗自点头。 这些新兵训练不过月余,竟已有如此默契,张辽练兵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训练告一段落,张辽这才注意到王镜的到来,眉梢一挑,随即利落地翻身跃下高台,大步流星地迎上前。
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几缕黏在蜜色的肌肤上,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
张辽抱拳行礼道:“主公何时到的?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
王镜笑道:“刚到不久,看文远练兵入神,不忍打扰。”
她指了指身后的车队,“我带了些酒肉水果来犒劳将士们,这些日子辛苦了。”
张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唇角一扬,露出个张扬的笑,“多谢主公。这些新兵确实进步不小,但离精兵还差得远。”
正说着,一队骑兵从他们身边经过,向王镜和张辽行礼。
王镜注意到这些士兵虽然满脸尘土,衣衫被汗水浸透,但眼神坚毅,动作利落,丝毫没有新兵的怯懦。
她感叹道:“文远,你这选兵标准可不低啊。我看这些士兵个个身材魁梧,精气神十足。”
他眼底浮现几分傲然,嘴上却依旧淡淡道:“回禀主公,我采用的是三筛法。”
他竖起三根修长的手指:“首先身体要过关——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能挽一石弓连续射击二十次。蒙着眼还要能辨别马蹄声。”
王镜挑眉:“这还只是第一关?”
“正是。第二关是试胆,要夜间独行荒冢不畏缩,还要在突然听到金鼓声时不惊马。”
“最后一关是考验忠诚,同乡、同营、同马队的士兵要互相担保。一人叛逃,全队连坐。
王镜点头:“难怪这些新兵素质如此之高。不过这么严格的筛选,能招到足够人手吗?”
“确实不易。”张辽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但宁缺毋滥,一个精兵胜过十个庸卒。”
王镜笑了笑:“既如此,那便详细说说你训练骑兵的章法。”
张辽爽快地解释起来。
首先是同食。骑兵必须亲手为战马调配豆料,黄豆、苜蓿加盐;战时还要共享饮水,用皮囊先饮马后自饮。
其次是同训。每日三驰三射,清晨、午后、黄昏各一次全副武装奔驰十里并射箭二十支。完不成的,还要晚上加练。
最后是同息。马厩设在军营中央,士兵轮流值夜护马。张辽还设置有侦察兵和照顾马匹的后勤。
末了,他说出自己总结的几条。练兵要诀
“马怒人静、雪练三九、汗洒三伏、箭不过十,刀不过三、死马当活马医、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一人惊马,全队连坐、胜则分功,败则独罪。”
王镜细细品味,深感张辽治军之严、带兵之明,遂感叹道:“文远真乃将才!”
张辽谦虚地摆摆手,“主公过奖了。其实练兵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这些新兵虽然进步显着,但要成为真正的精锐,至少还需半年苦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