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想怎么做?”顾方冬目光如炬,“只要能帮上忙,你尽管开口。”
“我是这么打算的。”顾方远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抽出一支叼在嘴角,却没点燃。
“首先,明晚七点就开班识字课,想来的工人就来,不强求。往后每月设月考,考试合格的,次月工资固定涨一块钱。
虽说不多,但苍蝇腿也是肉,就当是个盼头。”
顾方冬刚要开口,却被顾方远抬手打断。
“还有更要紧的。”他眉头紧锁,声音不自觉压低,“村里孩子天天在野地里疯跑,前天邻村就出了事,一个娃偷偷下水,再没上来......”
话未说完,两人皆是一怔,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
“我想办个儿童识字班,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管一顿午饭,既能让大人安心干活,也能教娃们识几个字。
你想想,哪家没两三个娃缠着母亲?女工们为了照顾孩子,要么留一人在家,要么中午急急忙忙赶回去做饭。
要是把孩子安顿好了,村里能多出不少上工的人,甚至连晚饭都能在食堂解决!”
顾方冬眼睛猛地一亮,仿佛黑暗中突然点亮一盏灯。
她太清楚这些母亲的难处了。
自家弟妹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在灶台与田垄间来回奔波。
“这买卖划算!”她一拍大腿,“既省了人力,又积了德,小岗村的娃娃们往后说不定能出息几个!
那要老师吗?我有几个姐妹平时都没事做,可以过来教学。”顾方冬突然发问,眼神中带着跃跃欲试的期待。
顾方远夹着烟的手顿在半空,面露难色:“你的姐妹应该都是城里人吧?她们愿意来农村吃苦?”
“你当城里日子好过?”顾方冬翻了个白眼,“知青大批返城后,工作比登天还难。
现在别说三十块,十五块的临时工都能挤破头!上个月百货公司招售货员,报名的人从柜台排到了大街上!”
“愿意来的都是雪中送炭!”顾方远眼神坚定起来,“教得好的,月薪提到四十五也成。”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树枝,在泥土地上划下五条横线。
“设五档薪资,按班级平均分定。附近村子在厂里做工的,孩子都能送来。这摊子交给你,敢接吗?”
“有啥不敢!不过场地和接送得解决。”
顾方远想了一下,说道,“打谷场那边很宽敞,找人打一些棚子就可以当教室,再派辆拖拉机接送老师。
打谷场就交给村委会,老宅那边就有现成的材料。拖拉机的事,你直接找爸,就说是我的意思。”
“好!那我现在就去协调一下。”
事情很顺利,村委会那边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顾方冬又骑着自行车回市里,找小姐们商议此事。
关于小岗村学校的事情,很快传遍整个村子。
不过,顾方远没在关心后续了,事情全部交给顾方冬和村委会忙活。
他只负责出钱!
次日清晨,晨光熹微,淡淡的金色光辉洒在大地上。
由于缝纫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72台,生产的效率大幅提升,可出货的速度却有些跟不上,已经出现了货物堆积如山的现象。
顾方远将五人召集在一起,简单聊了聊。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再次增加进货量,而且这次直接增加一倍!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策,可他们也明白,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于是,6000个领结,个大头花,个小头花的订单被确定下来。
很快,整辆骡车就被这些货物堆得满满当当,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小山压在板车上,摇摇欲坠。
直到栓了几圈麻绳才变得稳固。
今日单人拿货价,就已经高达元。
而五人总计买货的花费更是达到元!
当然,支出方面的数字也同样惊人。
不算设备的折损,光是员工的工资和食堂的消耗,每天就接近1000元。
罐头厂那边的支出更是庞大,每天也要花费3000多元,其中包含了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和三班倒员工的工资。
顾方远深知资金流转的重要性,毫不犹豫地直接给了顾父5万元,当作未来10天的支出费用。
再减去购买设备的钱,身上仅仅只剩下.8元!
这让他不禁感到了一丝压力。
今天是3号厂房支付第二笔款项的日子,顾方远站在厂房外,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按理说,今天是支付3号厂房第2笔资金的时间,可现在手上现金真不够。
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找到薛仁贵。
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薛师傅,实在对不住啊,我这边资金周转有点困难,能不能通融通融,3号厂房第2笔款项,明天再给你?”
还好,薛仁贵并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他看了看顾方远,笑了笑,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嗨呀,这都不是啥大事儿!我信得过你,一天就一天,不着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