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时辰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镇上。镇上比安然想象中的要热闹许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陈力熟门熟路地带着他们来到了凤鸣楼,那是一家装饰华丽的酒楼,安然抬眼望去,酒楼一共三层,门口站着两个穿着整洁的小厮,见到陈力,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许是陈力经常来酒楼送野味,所以店小二都认识他。
“小二哥,陶掌柜在吗?”陈力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在的,陈大哥这是又得了野味?”其中一个小二笑着问。
“是啊,这不想着先来凤鸣楼问问你们收不收,不收的话我再拿去集市上卖掉。”陈力回答。
“陈大哥你在这等等,我去帮你叫陈掌柜。”其中一个小二说完就往内堂跑去。
没一会,安然就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褂的中年男子跟着刚刚的小二出来了。
“陶掌柜。”陈力对着中年男子拱了拱手。
“陈力,你这都好久没送东西过来了,怎么?今天是有野味要卖吗?”陶掌柜笑着说道。
安然站在陈力旁边,细细打量了陶掌柜一番,发现确实是个面善之人,也就放心了。
“陶掌柜,这是我堂哥和侄女,这不他们昨日山上砍柴,抓了两只兔子嘛,就想着带过来问问陶掌柜收不收。”
“收收收!野味这东西,有多少我们收多少!”陶掌柜眼中盛满了笑意。
一旁的安东生揭开盖在背篓上的破布,露出了下面两只被绑着脚的兔子。
陶掌柜提起其中一只兔子道,“还挺肥,这兔子可不好抓啊!”
安然笑道,“确实废了些功夫。”
陶掌柜手里的兔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安然。经过一番交涉,两只兔子一共十六斤,现在的肉价在二十五文到三十文左右,野味又贵一点,按三十五文一斤算,一共卖了五百六十文,陶掌柜把钱交到安东生手上的时候,安东生激动地差点把钱掉地上。
安然看着安东生手中的铜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第一笔钱,虽然不多,但足以让她感受到劳动的价值。
陈力又把自己带来的野味也卖给了凤鸣楼之后,几人就跟陶掌柜告辞走了。
“陈力叔,这镇上哪里有卖米粮的,我们打算买点回去,家里快要断粮了!”安然问道。
陈力闻言,拍了拍胸脯,笑道:“这事儿你问我就对了,走,我带你们去镇上最大的粮铺,那里的米粮不仅种类多,而且价格公道。”
说着,一行人便沿着街道往另一边走去。街上的行人依旧熙熙攘攘,各种摊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安然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象,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古代的市井生活,心中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
走了约莫一刻钟,他们来到了一家名为“福瑞粮铺”的大门前。粮铺的门面宽敞,门口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粮食,有金黄的稻谷、雪白的大米、还有各种杂粮,应有尽有。
“陈力叔,这家粮铺的米粮质量如何?”安然问道。
陈力点了点头,道:“这家粮铺是镇上老字号了,口碑一直不错,我们家平时买点粮食也都是在这里买的。”
说着,他便率先走了进去。安然等人也跟着走了进去,只见粮铺内宽敞明亮,各种粮食摆放得整整齐齐,一股淡淡的粮食香扑鼻而来。
“几位要点什么?”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伙计迎了上来,热情地问道。
“我们要买点大米和面。”陈力说道。
“好嘞,几位跟我来。”伙计首先领着他们来到了大米的堆放处,指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道,“这些都是新米,口感好,营养也足。”
安然仔细地看了看,又用手抓起一把大米闻了闻,确实有一股清新的米香。她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这大米怎么卖?”
“大米十二文一斤,您看要多少我给您称!”伙计说道。
十二文!这也太贵了,就他们今天赚的这点钱,也买不了多少斤米啊!安然内心无比崩溃。
伙计也是个会察言观色,见安然脸上纠结的表情,再看他们身上穿的都是打满了补丁的衣服,也猜到了他们是穷苦人家,也不点破,直接说道,“几位客官,店里还有一些前几年的陈米要出售,虽然看着品像不怎么好,但吃起来味道也还是可以的,价格嘛,自然是要便宜许多的,只要六文一斤。”
安然闻言,眼睛一亮,忙问道:“那陈米还有多少?”
伙计想了想,道:“大概还有几百斤吧,都是存放在仓库里的,您要的多的话,我可以去给您取出来。”
安然转头看向安东生,安东生也点了点头,道:“陈米就陈米吧,能填饱肚子就行。”
安然于是对伙计道:“那我们先看看面,然后再决定买多少大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