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速爬到艾瑞克身边,首先把他的行军袋取了下来,挂在自己身上。又伸手到他的口袋里摸索。
运气不错,居然让他摸到两块巧克力。
他实在饿极了,手脚都有点颤抖,此时看见巧克力,哪里还忍得住,急忙剥开一块,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食物入肚,他精神猛涨,又迅速搜查这个M国大兵的其他口袋,可惜什么也没有了。
他不死心,又向五十米外的那个敌人尸体爬了过去。此时天黑,他又披着一条白布,倒是不担心五百米外的敌人发现他。
爬到那个尸体旁,他还是首先把对方的行军袋取了下来,挂在身上,然后又伸手到对方的口袋里摸索,这次却什么也没有摸到。
八十米处还有一具尸体,可周云谱却不敢再去摸了,毕竟,距离高地太远,一旦被敌人发现,他怕自己很难回到高地去!
人不能太贪心,否则万劫不复!
他正要往回跑,突然,通~通~通~三声炮响,吓得周云谱赶紧一个翻滚,躲进了一个雪坑里。
却见三颗炮弹在小高地上方爆炸开来,接着,三颗照明弹在降落伞的牵引下,飘荡在小高地上方,缓缓下落!
这批敌人居然带走迫击炮,估计是他们没有听到战斗声,知道艾瑞克带领的五人小组被干掉了,便用迫击炮打了三颗照明弹,小高地顿时亮如白昼。
这下,敌人在暗,陈二喜在明,他哪里还敢露头?
六挺机枪也不再扫射,变成了两发两发地点射。
此外,不知道有几支狙击步枪瞄准着小高地,就等陈二喜露头呢!
更要命的是,敌人趁此机会,又是一个五人小组快速冲了过来。
这些家伙,技战术动作标准得很,弯着腰,提着枪,奔跑极为迅速。
迫击炮发射的小型照明弹,持续的时间大概只有两分钟,可这个时间,却足够五人小组冲到山脚下。
陈二喜不敢露头,周云谱却在山脚下五十米处呢!
他躲在雪坑里,身边恰好有一具敌人的尸体,他伏在这具尸体后,把刚才缴获的冲锋枪架在尸体上,等敌人冲到距离他五十米时,突然搂火。
步兵作战,五百米左右,是机枪的天下,两百米左右,是步枪的天下,而五十米的距离,却是冲锋枪为王了。
而三十米左右,却是手雷手榴弹称霸的距离。
所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八路军、解放军或者志愿军,防御战都喜欢把敌人放到三十米左右打,进攻战就喜欢潜伏到离敌人阵地三十米左右打,因为他们缺少重武器,大面积的杀伤,就全靠手榴弹和缴获的手雷了。
这么近的距离,汤姆森冲锋枪突然开火,以它每分钟七百发子弹的射速,火力何等凶猛,那五个敌人又是弯着腰猛力奔跑,哪里避让得及?顿时被打成了筛子。
周云谱这一开火,却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两挺轻机枪顿时朝着他这个位置猛烈开火,密集的弹雨压的他抬不起头来。
周云谱陈二喜都被压制住了,敌人又一个五人组开始迂回包抄。
形势十分危急,好在这时,照明弹终于熄灭坠落了。
陈二喜趁此机会,连开五枪,把弹仓里的五颗子弹一口气打光,对面的五挺机枪顿时哑了火。
周云谱趁机一滚,躲进了另一个雪坑,并迅速给手中的冲锋枪换了一个弹夹。
为了打掉机枪,陈二喜连开五枪,没有移动,终于暴露了他自己的位置,给他自己招来了三颗子弹。
一颗子弹打中他的钢盔,由于他只露出了半个头,这颗子弹打得稍微偏右,被头上的钢盔弹开了,陈二喜除了觉得头盔被重重敲了一下之外,啥事儿没有!
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右脸飞过,带走了他的右耳垂。鲜血从他的耳朵上流下来,染红了他的右脸。
第三颗子弹是顺着他的狙击步枪打过来的,却实实在在打中了他的右肩,把三角肌打了一个对穿,好在没伤着骨头。
可右臂却使不上劲了。
狙击步枪是没法用了,陈二喜匍匐着爬到他做的机枪掩体里。
他还可以用左手打机枪。
此时,他右耳不停滴血,右肩也在流血,陈二喜只好掏出急救包,自己给自己止血。
饿了一天,可不敢让血流多了,否则他非昏迷不可!
却说周云谱躲进了另外一个雪坑里,身体藏的极好,只露出一双眼睛,观察着不断接近的敌人。
他见敌人距离他这里已经不足百米了,又果断搂火。
这次效果不如上次好,只有两个敌人被撂倒,另外三个快速躲进雪坑里去了。
那六挺机枪重新响了,密集的子弹再次压的周云谱抬不起头。
陈二喜的机枪掩体,留有射击孔。他把枪管从射击孔里伸出来,开始两发两发地点射,以压制敌人的机枪。
机枪射击,枪口的火光再次暴露了他的位置,几颗狙击步枪的子弹打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