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所长说:“可这与刘光天的说法不同,是他听错了还是你们在撒谎呢?”
“没有,绝对没有撒谎,我们是真的劝过棒梗了。”
张所长微微颔首,“此事暂且搁置,你们二人各执一词,还需深入核查方能判断真假。我只问你,阿棒确实偷了刘老太太的十一块钱,这一点上应该没有争议吧?”
秦淮茹面露窘态,“是我疏于管教,以后定当严加教导。”
面对张所长的专业目光,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事实。
林祯都能查明的指纹,张所长自是不在话下。
再加上刘光天的证词,眼下最好的选择便是坦白从宽。
贾张氏急忙拉拢聋老太太一同应对。
“那十一块钱里有八块是从聋老太太倒卖粮票所得,街道仅给了她三块补贴,她可是把四十斤粮票全卖了!”
张所长微怔,“此话当真?你可要为自己的话负责。若能找到票贩子,所里定会有所奖励。”
贾张氏本欲说是卖给孙大姐的,可瞥见聋老太太满脸怒色,以及周围邻居投来的冷眼,顿时住口。
众人皆露出愤慨的眼神。
孙大姐虽是个投机取巧之人,倒卖粮票,四处攀附,在鸽子市也颇有人脉。
但实话说,谁都有私心。像林祯、许大茂和已故的易中海这种不缺钱的家庭是少数。
大多数家庭或多或少都曾与孙大姐有过往来。
贾张氏若揭发孙大姐,便是切断了大家的一条生财之道。
甚至可能牵连出众人与孙大姐过去的交易。
平日里事不关己,人们自然事不关己,甚至盼着看热闹。
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哪怕再小的事,也不会轻易放过。
街坊邻里对贾张氏认定聋老太太倒卖粮票这件事并不怎么在意。然而,如果揭发孙大姐的话,日后买卖粮票、找人办事、选日子之类的就没人帮忙了。所以他们决定不能袖手旁观。
“咳。”
常老四轻咳一声。
“贾大嫂,我们都没听说老太太倒卖粮票,你从哪里听来的?”老齐头也跟着说:“是啊,老嫂子,你孙子偷钱,你应该好好管教,别反过来诬陷老太太。”
梁子附和道:“对啊,聋老太太可是咱们院子的长辈,怎会干这种事!”
“你们这些人,真是欺人太甚!我就说是她倒卖的,不然哪来的钱?”
刘玉华冷哼:“我的钱,你管得着吗?”
秦淮茹急忙说道:“各位街坊,我妈这是急糊涂了,大家别跟她计较。”
看到原本围观的邻居突然站到刘玉华和聋老太太那边,秦淮茹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有时候不能做得太过分,那样等于切断了自己的后路。真要揪出孙大姐,自己之前卖给她的粮票也会被人查出来,这根本不划算,再也不能提了。
说着,她朝贾张氏使了个眼色。
贾张氏已经被邻居们愤怒的目光吓得够呛,可不会傻到跟整个院子结仇。就算儿子和易中海还活着,她也不会这么做。
“我……我只是猜测,我哪里认识什么倒卖粮票的人?”
张所长失望地摇摇头:“既然只是猜测,那就不足以指控老太太。目前只剩下贾梗偷钱这件事需要调查,希望大家配合。”
---
秦淮茹说:“我们一定配合,刚才不是已经说明了吗?棒梗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只是小孩子脾气倔强,我和婆婆打算明天强行带他去向老太太认错。”
张所长微微点头。
“既然你们态度积极,我会向少管所的同事说情的,他首次接受改造教育,尽量缩短关押时间,只要能起到教育作用就好,大概也就一个月。”
片警陈治国说道:“秦淮茹同志,请尽快帮贾梗同学准备好换洗衣物,今晚我们就把他送过去,一个月后,你会得到一个听话且懂事的贾梗。”
“什么?!怎……怎么这样?”
秦淮茹以为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地望向贾张氏。
贾张氏同样一脸震惊。
婆媳俩瞬间明白过来,贾张氏嚎啕大哭:“张所长,他还只是个孩子啊,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他呢?”
张所长劝慰道:“贾大妈,正因为是个孩子,才更不能任由他走向歧途,少管所正是用来教育那些屡次犯错的孩子的,让这些可能成为社会隐患的孩子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秦淮茹紧紧抓住陈治国的手臂,“治国,看在雨水的份上,你替棒梗说几句好话吧,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陈治国道:“秦姐,那地方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每周你都可以去看望他,里面也会正常上课,不会耽误他的学业。”
“不,不,自从他父亲去世后,棒梗从未离开过我,你们不能就这样将他带走!”
“秦姐,你和贾大妈亲口承认他偷窃钱财,数目不小,11块对农村一户家庭来说是整个月的收入,情况严重,必须接受改造教育,这是为他好。”
棒梗这时已经被吓得脸色苍白,不断往后退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