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只是短暂接触了几次,但林枫谈吐优雅、学识渊博,给苏更生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林枫那种自在随性的态度,也是苏更生一直向往却未能实现的。
这天晚上,苏更生心里久久无法平静,脑海中全是林枫的身影。
而与苏更生相似心情的还有黄亦玫。
此刻,黄亦玫正倚在床上,拿着林枫白天送她的素描作品仔细地看着。
身为中央美院的一名尖子生,黄亦玫在绘画上有很深的造诣。
外行看热闹,内行懂门道。
林枫细腻的绘画技巧以及细节处理让黄亦玫叹为观止。
更难能可贵的是,林枫竟是在大巴上完成这样一幅画作。
作为校园里众星捧月般的校花,黄亦玫周围从来不缺仰慕者。
但没有人如林枫这般既充满自信又才华横溢,这让黄亦玫对他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黄亦玫觉得即使再过二十年,自己的绘画水平也未必能达到林枫现在的水准。
这么想着,对林枫的好奇心也就油然而生了。
尽管在同龄人中已属佼佼者,可在林枫面前,黄亦玫觉得自己在画画上的成就微不足道。
黄亦玫对此感到困惑不已,难道这就是普通人与天才间的巨大差距吗?
当一个女性对男性产生了好奇心时,往往预示着情感沦陷的开始。
黄亦玫熬到很晚才勉强入睡。
第二天,来自魔都建筑学院的代表团开始参观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内艺术院校中的顶尖名校,培养了无数书画名家。
按照原定计划,并没有安排黄亦玫做接待工作,但她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并径直走到林枫旁边。
见到主动来的黄亦玫,林枫微笑着打招呼:
“你好啊,黄同学,我们又见面了。”
黄亦玫轻轻点头,随后略带羞涩地说:
“昨天你说要我还你一件礼物,这是我画的一幅画,希望你会喜欢。”
“不过我画得肯定不如你好,别嫌弃就行。”
林枫接过画打开一看,只见画面是以蓝黄为主调的一幅星空景象,典型的印象派手法。
看完之后,他将画收起看向黄亦玫说道:
“画得很棒,颇有几分印象派的风采。”
闻言,黄亦玫问道:
“你眼光好,请指教一下我的不足吧。”
林枫笑了笑说:
“感觉像在考我一样呢。”
黄亦玫调皮地一笑回应道:
“不是考你啦,我这是虚心求学。”
林枫认真地点点头答道:
“好吧,鉴于你诚心诚意,那我就毫不保留了。”
“通过这幅画的风格可以看出,你在模仿梵高那副着名的星夜。”
“印象派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光和色彩来表现画面,捕捉一瞬间的感受,使用轻松随意的画笔、鲜艳的颜色、开放的画面布局,描绘日常生活,并常在户外进行绘画。他们还运用并置色彩的技巧和光影效果,以此传达情感与氛围。”
“从你这幅画来看,虽然已经学到了一些印象派的形式,但是还没有真正掌握其精髓。”
“印象派强调的是表达感受而不是拘泥于具体的形态。”
“梵高创作星月夜是在1889年的时候。”
“那时候梵高的精神疾病再次复发,在与朋友高更爆发激烈争执之后,他做出了极端行为,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随后被送进了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治疗。”
“正因为如此特殊的情况,星月夜展现了一个极其夸张且富有震撼力的星空。”
“就像电影霸王别姬里边的角色段小楼曾说过:‘程蝶衣,你不疯魔便不成活’,这句话用到这个时期的梵高身上也恰如其分。”
“正由于他的心灵深处那份独特的情绪波动,星月夜才会具备那样强烈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无论画家还是书法家,在其精心创作的作品中,都能深刻地反映作者的感情。”
“就拿颜真卿那篇祭侄文稿为例吧,全文满是悲痛之感,直击人心。”
“但反观你的作品,则纯粹是在模仿他人而已。”
“在这次尝试里,完全没有加入自己的风格。”
“所以说你仅仅是做到了形式上的接近,并未真正抓住核心。”
“不过也不必灰心丧气,毕竟你还很年轻。等到未来经历更多之后,自然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艺术。”
黄亦玫带着复杂的神情看向林枫说道。
“林同学啊,我真的没想到...”
“我从来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之中还有这样水平的艺术造诣者。”
“简直太厉害了。”
林枫微微一笑回道:
“我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才能呢,假以时日你就会明白。”
“其实说实在话我对印象派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了解得也不深入,总感觉有点儿难懂晦涩。”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倾向于写实风格,更愿意去尝试制作此类的作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