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孤城没有坐,他依旧站着,如同向师长汇报课业的学子,开门见山:“前辈,孤城昨日得窥‘无剑’真意,如拨云见日,感激涕零。然,剑道虽明,江湖…却更乱了。”他剑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哦?”凌风示意他说下去。
“其一,西域楼兰。”叶孤城沉声道,“那半块令牌便是在那里所得。争夺之激烈,远超想象。不仅有中原武林各派好手,更有许多行踪诡秘、功法邪异之人。如今古城深处,墨家‘天机城’遗址因一场地动而显露一角,引得各方势力闻风而动,厮杀不休。传闻其中藏有《鲁班书》全本,以及…能操控上古机关巨兽的‘天机核心’!”
墨家天机城!《鲁班书》全本!凌风心中一动,胖墩体内那枚核心与之必有联系!他面上不动声色:“其二?”
“其二,中原武林,新魔教‘影月楼’崛起,其势汹汹。”叶孤城眼中寒芒一闪,“其首领身份神秘,功法阴狠毒辣,尤擅控人心智、吸人功力。其麾下骨干,行事作风…与当年幽冥殿余孽如出一辙!孤城怀疑,此乃幽冥殿借尸还魂,甚至…背后有更深推手!”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恳切,“孤城剑心虽纯,然江湖诡谲,权谋倾轧,非一剑可平。此来,除求教剑道,亦斗胆恳请前辈…赐下《武经总要》手札一观!孤城愿以此心得手札交换,更愿立誓,持前辈之学,只用于匡扶正道,斩妖除魔!”
他再次深深一揖,姿态低到了尘埃里。那卷《天外飞仙剑解》被他双手捧出,置于青石之上。
海风穿过桃林,带来沙沙的轻响。胖墩歪着脑袋,似乎觉得气氛有点严肃,伸出爪子拨弄了一下落在脚边的一片桃花瓣。白若雪那边的叮当声也停了,她探出半个脑袋,顶着一头乱发,好奇地张望。
凌风沉默地看着眼前这个锋芒内敛、眼神却更加坚定的年轻人。十年沉寂,本以为江湖已远,恩怨已了。却不料,魔踪再起,风浪不息。这卷凝聚了他半生心血、融合了武道、商道、墨家机关、兵法权谋的《武经总要》,或许…真到了该让它重见天日、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了。
他缓缓起身,走回竹屋。片刻后,捧着一个紫檀木匣走出。木匣古朴,表面没有任何雕饰,却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他打开木匣,里面是厚厚一叠手稿,纸张已微微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间或绘有精妙的图形——有剑招轨迹、机关结构、商路舆图、乃至沙盘推演。
“此非《武经总要》原本。”凌风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他将木匣置于青石之上,与叶孤城的剑解并排。“这是我十年间,于这海岛之上,观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体悟‘无剑’真意之余,重新梳理毕生所学,增删修改而成。名为——《武经总要·新篇》。”
叶孤城目光灼灼,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他能感受到那叠手稿中蕴含的磅礴智慧与力量,远非单纯的武学秘籍可比。
凌风的目光扫过那叠手稿,又掠过叶孤城年轻而充满责任感的坚毅面庞,最终落在远处礁石上那株沐光而立的七彩树苗,以及树苗旁安静眺望大海的素白身影。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如同烙印,清晰地刻入海风与听者的心田:
“武道非争胜,乃护佑之道;商道非敛财,乃流通之德;机关非奇巧,乃利民之器;权谋非倾轧,乃安邦之策。持此卷者,当谨记:心之所向,力之所及,当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若以之逞私欲、祸苍生,纵达九天之境,亦不过冢中枯骨,为天地所不容。”
字字千钧,如同晨钟暮鼓,敲在叶孤城心头!他浑身剧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明悟与崇敬!这才是真正的“道”!远超剑道本身的宏大格局!
他郑重无比地双手捧起那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如同捧着无上圣物,对着凌风,一揖到底,额头重重触地:
“白云城主叶孤城,谨受前辈教诲!此训,叶孤城铭刻肺腑,永生不忘!必以此卷所学,荡涤妖氛,守护黎庶!若有违逆,天地共诛!”
凌风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疲惫,也有一丝释然。薪火已传,前路如何,便看后人了。
叶孤城直起身,珍而重之地将木匣收入怀中贴身藏好。他看向凌风,眼中带着最后的探寻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前辈…那楼兰天机城与影月楼之事…?”
“江湖路远,好自为之。”凌风摆了摆手,转身走向那片礁石,走向安静等待的秦雨柔和那株霞光流转的小树。背影融入晨光,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淡然。
叶孤城不再多言,对着凌风的背影再次深深一揖。他知道,眼前这位前辈的心,已随那沉入冢中的青云剑,与这海岛的晨昏融为一体。他转身,走向停泊在岸边的孤舟。
“喂!小白脸城主!等等!”白若雪突然从实验室里冲了出来,手里抓着一个造型奇特、闪烁着微弱蓝光的金属护臂,上面还连接着几根疑似信号天线的细长金属丝。“拿着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