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石静娴已勒马立于围场高台。她望着远处飘动的明黄旌旗,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箭囊上的螭纹——这是胤礽昨夜亲手系上的,他说:"孤的箭术天下无双,你可别堕了名头。"
"殿下。"蒙古和硕特部的宝音公主策马靠近,火红箭袖扫过她手背,"今日猎场有白狐出没,可愿与妾赌个彩头?"
石静娴转头打量这位远嫁大清的公主。宝音眼底闪着草原女儿特有的锐利,腰间却悬着汉式荷包,针脚歪斜得像是胤礽绣废的那只。她忽然想起粘竿处密报:索额图上月频繁出入理藩院。
"公主想要何物作赌?"她故意用满语问。
"若妾胜了..."宝音突然改说蒙语,马鞭指向她腰间玉佩,"要您贴身之物。"
围场忽起骚动。十数只白鹿从林间惊窜而出,康熙的御箭已离弦。石静娴搭箭时瞥见宝音袖口寒光一闪,那箭簇竟镶着与索额图扳指同色的缅茄石。
"着!"
两支雕翎箭同时穿透白鹿咽喉。康熙抚掌大笑的刹那,石静娴看见宝音用唇语对侍卫说了句蒙语:???????? ???????????(双生子现世)。
当夜庆功宴上,石静娴捏着密报冷笑。纸上是萨满法师占卜的卦辞:"日月同辉,双龙夺珠",配着围场现身的符咒——两张黄裱纸用满汉双语写着"替身"。
"殿下,索额图大人求见。"太监话音未落,老臣已捧着《太祖实录》跪在帐外:"老臣斗胆,太宗皇帝时曾有宗室以替身惑乱朝纲......"
她盯着他官服下摆的泥渍。这分明是毓庆宫后墙特有的朱砂土,昨日刚被暴雨冲刷过。
"孤记得..."她模仿胤礽惯用的拖长语调,"康熙二十三年,索相审理科尔沁部巫蛊案时,说过'怪力乱神者当斩立决'?"
帐外忽然传来女子惊呼。石静娴掀帘时,正撞见宝音公主的侍女"失手"打翻祭酒,泼湿的《蒙古源流》摊开在"孪生可汗"章节,而泼酒处竟显出血写的满文:??????? ??????(替身太子)。
"这是蒙古萨满的咒术。"胤礽扮作的太子妃"恰好"路过,指尖拂过酒渍,"用骆驼草汁写字,遇酒则显。"他说话时袖中掉出绣绷,上头歪歪扭扭的并蒂莲让石静娴瞳孔骤缩——那针法与宝音荷包如出一辙。
索额图突然高呼:"太子妃娘娘怎知萨满秘术?莫非......"
"索相慎言!"石静娴厉声打断,腰间玉佩却突然断裂。藏在玉珏中的小像滚落在地——那是胤礽幼年画像,与她此刻面容竟有八分相似。
宝音突然抚掌轻笑:"妾在草原听过奇闻,双生子会越长越像呢。"
三更梆响时,石静娴在兽皮舆图上勾出索额图党羽的营地。胤礽披着氅衣推门而入,扔给她染血的箭簇:"宝音侍卫身上搜出的,箭杆刻着科尔沁部图腾——但用的是江宁织造局的紫檀木。"
"你早知道她是索额图的刀?"
"上月她送来的奶糕里..."胤礽掀开衣领,锁骨处赫然有道新疤,"藏着你验尸用的银针。"
他们同时望向帐外飘雪。石静娴想起宝音宴席间吟唱的蒙古长调,那旋律竟与胤礽幼时哄弘皙入睡的曲调相似。月光映在案头《八旗通志》上,她突然蘸墨圈出"太宗皇太极与胞弟多尔衮"字样。
"明日围猎..."她将箭簇按进舆图,"烦请太子妃陪本王演场大戏。"
五更天未明,粘竿处侍卫擒住欲往京城送信的探子。密信封口的蜡印是太子妃宫特有的梅花胭脂,内容却是石静娴亲手写的满文诗:"双翼本同根,何须辨伪真?"
康熙晨起时,御案上已摆着钦天监密奏:"昨夜紫微星旁现辅星,此乃圣主得天之兆。"老皇帝摩挲着奏折上熟悉的批红字迹,对梁九功叹道:"保成果然是上天赐朕的麒麟儿。"
百里外的山道上,宝音公主撕碎染血的密信。信纸背面透出石静娴用朱砂画的箭头,正指向索额图藏在科尔沁的私兵营帐。她望着渐亮的天光轻笑:"好个一石三鸟,太子殿下..."
喜欢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