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财财家的堂屋跟一般人家没区别,进门正对是一张八仙桌,两侧是圈椅,后头挨着墙的是一张长长的条案,上面摆着金财财买的飞马立柱座钟,钟摆咔嗒咔嗒摆动的声音很响。
钟表两边摆着月季花,中堂是伟人画像,用玻璃框框住,两边是宣传画和奖状,很是喜庆。
这里被她当做客厅和书房使用,一边的书桌上放着油灯,选集和纸墨,摆的整整齐齐,还有练了一半的字帖。
另一边有两个半新不旧的藤椅,上面铺了葵花图案的毡垫,还挺好看。
“快坐。”在方桌和藤椅中间的小茶几上放了水果,金财财招呼参观房间的三个同学。
“家里收拾的挺干净呀。”高玉兰笑着说,院子里不光郁郁葱葱,还用箩匾晒着些东西,像是茄子干和蘑菇干,有廊檐挡着,没阳光了也不至于淋雨。
“蘑菇是村里老舅送的,他们村子山上有野果子,如今熟了大半找不到销路,我就给介绍到咱们学校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高玉兰了然点头。
“吃点野梨子,这个我没有给你们带,因为有点酸,但是这个时候吃正好,还解渴。”
北京市面上有京白梨(比较少买到)和鸭广梨,前者汁水甜润,后者表面坑坑洼洼黄绿不匀,最便宜的时候一毛七分钱一斤,虽然可以存放的时间长,却只卖半个月,说起来也是紧俏。
唯一大部分季节都能买到的水果就是苹果了,但除了经济宽裕的家庭,一般人也很少买。
高玉兰见陆炜和吴砚都拿了一个,自己也取了一个尝,“是有点酸,但是酸的生津止渴,不像是有些野果,酸到鸟都不吃。”
“那你回头也拿点,这个卖不上价,老舅他们给了我一大筐呢。”
里面有些磕磕碰碰的要尽快吃掉,不然放不了太久。
“好,那我就不客气地沾光了!”自从家里有了活钱,高玉兰也重新恢复了开朗大方。
“小金同学,没想到你这里还有这么多小人书啊?”
书桌旁有柜子,做成了小书架的模样,一开始他没注意到,无意中瞄了一眼,发现了新大陆。
“嗯,一开始是在废品站看到了几张残页,后来就喜欢上了小人书,这里头很多本都是从一个印刷厂的旧仓库找到的,管理仓库的人不许挑,全打包折价卖了。”
金财财这里的小人书都是张天明这个各路人脉都有的人帮着找到的,花了不少钱呢。
“好几本我都没看过呢。”陆炜很有兴趣,吴砚见状也好奇地过去看,最后三人在那个角落人手一本,连水果也不吃了,开始看小人书。
金财财哭笑不得,就去灶屋倒水去了。
“好香。”沉迷在书本里的人是被一阵清新的香气唤醒的,金财财端了一壶八宝茶进来。
“我听说人家宁省那边就这么喝茶的,不知道正不正宗。”
一个白瓷的大肚茶壶,四个盖碗,滚烫的热水里飘着干红枣、桂圆干、核桃仁、芝麻、苹果片、山楂、菊花,里面应该还放了糖,简直像是一碗粥了。
“这是回族的喝法吧?”陆炜迟疑地问吴砚。
“嗯,西北那边的喝法。”吴砚点头。
两人试了一下,茶是茉莉花的高碎,但是配上这么多金贵东西,高碎也显得高档起来。
“好家伙,喝茶跟吃了粥一样。”高玉兰惊诧不已,信息流通不畅的原因,她从来没喝过内容这么丰富的茶。
不过香香甜甜的,不当做是茶的话,还是很好喝的。
三个人都挺喜欢。
或者说这个时代就没有不喜欢的,光看配料就已经很麻烦了。
“这不是家里刚好有苹果、枣子、山楂、核桃和菊花么,正好咱们试一试。”金财财笑着说道。
“味道不错。”吴砚很喜欢,并且准备回去也试一试。
“Duang……”座钟整点报时,高玉兰一摸脑袋,“我得赶紧回去了。”
不然赶不上车了。
金财财拿出一个小藤篮,“给你,这是你的苹果和梨子。”
高玉兰接过来,“钱回学校给你。”说着便跟另外两个同学打招呼告辞。
“我也得走了,家里还等着呢。”陆炜也起身告辞。
毕竟是男同志,就算院门敞着,也不好在小金同学家待太久。
“行,那你拿上袋子,用灰绿色绳子绑着的那两个。”金财财带他灶屋门口廊檐下。
“吴砚,我顺便给你拿回去吧?”
“没事,我能拿动。”吴砚看着陆炜那两大包,婉拒了。
“小金,我也要回去了,你有空了也去找我玩。”
灶屋里还有好几袋子东西,看形状也都是水果,陆炜刚才尝着果子确实很不错,就连野梨子也好吃,不禁问道,“我能不能再买点?”
“行啊,反正我一个人也吃不完。”金财财说。“还准备切片晒干呢。”
“那,我也要一点。”吴砚不好意思地说。果子很好吃,价格也不贵,日常吃着也不心疼。给家里人多补充补充维生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