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寒夜的冷风如刀刃般刮过龙国边疆。龙国边疆的司令部内却灯火通明,明亮的灯光将屋内照得如同白昼,似要将这寒夜的黑暗彻底驱散。司令员和政委头戴作战耳机,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巨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上,各种标记和线条纵横交错,代表着复杂的地形与潜在的危机。司令员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每一个地形的起伏、每一条道路的走向,都被他尽收眼底。政委站在一旁,双手抱胸,时而微微点头,时而低声与司令员交流几句,凝重的神色中透露出对这场即将到来战斗的深深忧虑。
司令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这次是实打实的实战,我们的战士们即将面临生死考验。我只盼着他们都能平平安安地回来。” 说这话时,司令员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他深知每一位战士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国家的守护者,他多么希望他们都能毫发无损地完成任务。政委微微点头,目光同样凝重,补充道:“我们必须确保战略万无一失,不能让一个战士白白牺牲。” 政委的话语斩钉截铁,他心里清楚,这场战斗关乎国家的尊严与领土完整,绝不容有失。
面对来势汹汹的雇佣兵,司令员决定采用 “引君入瓮” 之计。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区域,向作战参谋们详细阐述作战计划:“我们要等雇佣兵小队入境十里之后再发动歼灭行动。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他们的具体目的,但绝不能让这些家伙在我们的领土上肆意妄为。务必把这十个小队都留在境内!” 司令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指示棒在地图上比划着,详细讲解着每个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作战思路。作战参谋们围在地图前,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随后,司令员迅速下达了详细的部署命令。他将己方部队同样分成十个分队,各个分队的任务和行动路线清晰明了。
第一分队负责在雇佣兵入境的主要通道附近设伏。他们将提前在道路两侧的山林中隐蔽,待雇佣兵小队进入射程,便从侧翼发动突然袭击,切断其退路。队员们配备了先进的狙击步枪和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力求在第一时间对敌人造成重大打击。队员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潜入山林。他们身着迷彩服,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狙击手中,有的趴在树枝上,将狙击步枪架在粗壮的树干上,通过瞄准镜观察着前方的动静;有的隐藏在灌木丛中,身体紧紧贴着地面,等待着最佳的射击时机。他们相互之间通过无线电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随时准备听从指挥,发动致命一击。
第二分队接到的任务是在一处山谷设伏。这里地势险要,是雇佣兵前往预定目标的必经之路。队员们将利用山谷的地形优势,设置多重陷阱,包括地雷阵和绊雷区。同时,配备迫击炮和火箭筒,对进入山谷的雇佣兵形成交叉火力网,使其无处可逃。队员们在山谷中忙碌地布置着陷阱,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地雷埋入地下,用树叶和泥土掩盖好,确保不被敌人发现。迫击炮手和火箭筒手则在山谷两侧选好有利位置,调试着武器,将炮口和发射筒对准山谷的入口。他们知道,一旦战斗打响,这里将成为雇佣兵的噩梦。
第三分队负责佯攻。他们将驾驶伪装成民用车辆的军车,在边境附近故意暴露行踪,吸引雇佣兵的注意力。待雇佣兵追击过来,便佯装不敌,向预定的包围圈逃窜,将敌人引入 “瓮” 中。军车缓缓行驶在边境附近的公路上,车身上覆盖着伪装网,看起来与普通民用车辆无异。车内的队员们通过通讯设备保持着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当发现雇佣兵的踪迹后,他们故意放慢车速,制造出车辆故障的假象,吸引雇佣兵前来查看。一旦雇佣兵上钩,他们便迅速发动车辆,朝着预定的包围圈驶去,同时通过通讯设备向其他分队报告敌人的动向。
第四分队被安排在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他们将在这里构建临时防御工事,利用装甲车和重机枪组成强大的火力防线。一旦雇佣兵进入射程,便用密集的火力压制敌人,配合其他分队的行动,将敌人彻底消灭。队员们在平原上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用沙袋、铁丝网等材料构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装甲车整齐地排列在防线前,重机枪手们坐在机枪位上,手指紧扣扳机,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在这里挡住敌人的进攻,为其他分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第五分队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对雇佣兵可能的补给点和通讯设施进行破坏。他们携带了先进的通讯干扰设备和高精度爆破器材,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潜入敌人后方,为正面战场减轻压力。队员们身背装备,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他们避开敌人的巡逻队,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护,逐渐接近敌人的补给点和通讯设施。到达目标区域后,他们迅速展开行动,有的安装通讯干扰设备,有的设置爆破装置。随着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响起,敌人的通讯陷入瘫痪,补给点也被摧毁,给正面战场的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