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发现一座储量十八亿吨的巨型油田,评级为**油田。”
“叮咚!发现一座储量八十亿吨的特大型油田,评级为**油田。”
“叮咚!发现一座储量五十亿吨的特大型油田,评级为**油田。”
李明义驾驶着直升机围着巴士拉周围转了一圈,短短两个小时内就找到了三个超大的油田,大型油田更是发现了好几十个。
一般来说,储量超过一亿吨的油田就会被视为巨型油田。这才没过多久,就已经找到三个了,这个系统的勘探技术真是太牛了,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这就是李明义的幸运之地,这下他要发达了,恐怕只需要两个月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全是利闰。
伊拉可的国土面积有四十三万平方公里,虽然跟华武帝国比起来不算大,但比起那些小国,比如犹太国之类的,已经算是很大了。
不过伊拉可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分布得很不均匀。
李明义此刻正好在南部城市巴士拉的上空,因为他前世看过相关的报道,知道这里探测出了好几个巨型油田,只是现在还没被正式发现。
所以他直接飞到巴士拉产油区,两个小时就勘查完了周围一百公里的土地,找到了三个巨型油田。
为了找到更多的油田,李明义坐着直升机飞到了更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巨型油田,还找到了三个大油田。
李明义把这些油田的位置都精确地标记下来,然后把标记发给高晋,激动地说:
“高晋,赶紧让石油钻井队进场,在这些地方开始钻井工作,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出油。”
“对,皇上!”
高晋瞅了瞅李明义发来的地点信息,嘿,足足有十几个呢,散得到处都是,但好在都离得不远,几十公里内都能搞定。
哎呀妈呀!这工程量可真不小,一下子要十几个钻井队同时开动,还得采购材料、组织施工、炼油什么的,可伊拉可那边华武的员工才几千号人,想让他们出国干活挺费劲儿的,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皇上,咱们人手实在是不够使了,要不雇点当地工人怎么样?”李明义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到中东投资嘛,雇当地人肯定是免不了的,还能顺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呢。
这都是外企心照不宣的规矩,也是在国外站稳脚跟的基本操作。
“就在当地招人,基层员工全用当地的,工资比当地水平高出百分之二十。”李明义又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得给工人涨点工资,毕竟石油的利闰那么大,这点成本增加根本不算什么。
当天下午,一排排石油钻井车就开到了指定地点,开始钻井作业。这都是华武帝国重工业飞速发展的产物。
这种钻井车研发生产了两三年,在华武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工人培训几个月就能上手,操作起来也不麻烦。
巴士拉周围两百公里内轰隆隆地响成一片,几千号人正忙着操作各种机器钻井,一口又一口的油井被挖了出来。
这些油井旁边还有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巡逻呢,他们都是合法入境的,总共有五百人,负责守护整个巴士拉油田的安全。
另一边,巴格达的总统府里。
**听说巴士拉已经开始钻井了,心里那叫一个惊讶,这么多油井这么快就开钻了,这是要急着把勘探费赚回来。
“总统,他们在巴士拉那边勘探呢,那地方的油质不行,储量也不大,要不要给他们提个醒?”
石油部长阿德·侯赛因忍不住抱怨起来,这些外来的企业对石油这行当了解得太少了,竟然跑到巴士拉去勘探开发石油了。
他哪里知道,之前伊拉可石油公司也去巴士拉考察过,得出的结论是:油质不行,产量也低。
**心里暗暗高兴,这1亿美元拿得有点烫手,要是李明义亏得太厉害了,他也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我还是提醒他们一下吧,毕竟李明义是我大哥嘛!”
**摸了摸胡子,现在华武帝国和伊拉可合作那么多,关系正处在热乎劲儿上,可不能搞僵了。
于是**亲自给李明义打了个电话,打算问问这位大哥最近的收益怎么样!
一个星期眨眼就过去了,东亚石油公司在巴士拉的大部分油井都开始出油了,一车车的石油被拉往港口城市乌姆盖斯港。
“皇上,我的好大哥!你那边的石油开采得怎么样啦?”
**用英语打完招呼,就直接进入了主题,想委婉点说服李明义离开巴士拉那片鸟不拉屎的地方。
“还行吧,凑凑合合。”
李明义稍微谦虚了一下,但**却以为他是在硬撑,于是毫不客气地说:
“陛下,实话实说,我们早就把巴士拉摸透了,那块地根本没什么值得开采的。我劝你们还是放手吧,别再瞎耽误功夫了!”
什么?李明义一听,整个人都懵了,巴士拉居然没开采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