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看来只有一样东西可用了。
他慢慢伸手,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小的金牌来。这牌子很小,只有不到二两重,但的确是纯金打造,换三四十两银子是没问题的。
他手捏着金牌,心中犹豫。
这金牌是他最宝贵的东西,他宁愿付出一切,也不能失去这金牌。他的手指习惯的轻轻磨挲着金牌上面的字。他不用看也知道,那上面刻着“平安”二字。
这是他哥哥的平安符。
他刚一岁时,他哥哥只有三岁,那时韩家家道还算殷实,至少在村里算是个小富之家。父母带着他和他哥哥去郊外踏青,突然碰到了强盗。这伙强盗明显的是事先有所准备,直接上来就抢他们兄弟二人,幸而父亲拼死抵抗,算是保住了他,但他哥哥却被抢走。
这个金牌本是因为算命的说他哥哥五行缺金,所以带个金牌,这金牌是他哥哥最喜欢的东西,被强盗抢走时这金牌掉在地上,他哥哥一路伸着手含含糊糊的叫着“牌牌,牌牌!”
强盗临走留下话,让韩家拿五千两银子来换人,但韩家虽然不穷,五千两银子却也实在无法凑足,其时正好有一队朝廷的军马在附近,父亲急忙去求助,没想到那个无能的将领,大张旗鼓的去打强盗,强盗们哪会坐等被杀?等官兵找到强盗的巢穴,只看到一封信,信上说他们远走他乡,再也不在这里打劫了,但韩家也从此不必再想着赎回这个孩子,他们会把这孩子卖掉当路费。
官军大胜而回。他们完成任务了,强盗被赶走,再也不会回来了,至少强盗的信上是这么说的。至于韩家的孩子,那没办法,也许、可能、没准儿、希望将来的某一天,因某个机缘会碰到,等那时再说吧。
韩信自然不记得这些,因为他那时太小了。但他的父母永远不会忘记。自韩信记事儿时起就不断的告诉他,他还有一个哥哥。每每说着说着,父母的眼泪就都掉了下来。
这一回出征,父亲想到韩信会路过许多地方,于是嘱咐韩信,如果有机会,不妨打听一下何处有相似经历的孩子,看能不能得老天开恩,奇迹般找到他的哥哥。为了能有个证据,就让韩信带上了这个金牌。
不过很明显,这不过是他父母对自己失去孩子的心理安慰而已。
十几年了,当初三岁的孩子,现在还活着吗?就算活着,如此广大的地域,如此多的人口,怎么会就这么凑巧让韩信给碰到?就算碰到,三岁孩子过了十几年,还能记得当初那些事儿吗?
韩信拿着金牌犹豫。他当然不会把这金牌卖掉,但他看到不远处就有一个当铺,如果先当在这里救一下急,等一回军营就取钱来赎,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只是,如此宝贵的东西,万一当铺给弄丢了,他如何向自己的父母交待?但如果不当这个金牌,通身上下,他也再没有可用来换钱的东西了。
他看着这金牌,一时左右为难,但是,不对!这金牌,这金牌怎么好象是赵大交给自己的?对,他想起来了,这是赵大交给自己,让他帮忙寻找他哥哥的!
可是,赵大是谁?
徐霞客突然睁开了眼睛。
阳光灿烂。原来这是一场梦。
可是,这梦实在太真实了,而且好象让他有所改变。改变了什么呢?他自己也说不上,但他感觉自己在梦里指挥作战的那些技巧好象没有随着梦而消失。当然,这只是感觉而已。
不过,这个梦是给了他一个启发,他手一按地面站起,四下张望着,想找一个东西,找了许久,偶尔一低头,却见脚下正是一块石碑,碑上明显的有字,他急忙蹲下,将石碑上的浮土拨到一边,一看那石碑上的字,他不由得一声欢呼。
他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石碑上写着三个大字:虎牢关。
徐霞客欢呼之后,却又发起了呆。
他在回忆,虎牢关真的发生过他梦里的事情吗?
结论是:没错,发生过。不但发生过,而且是赫赫有名的一场战役:成皋之战!
成皋之战,始于汉高帝二年五月,迄于汉高帝四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也就是现在的虎牢关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
刘邦乘项羽东进镇压田荣反楚之际,暗渡陈仓,占领战略要地关中地区。尔后又联络诸侯军五十六万袭占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成为项羽强有力的对手。
然而在袭占彭城之后,刘邦满足于表面上的胜利,置酒作乐,疏于戒备。而项羽一接到彭城失陷的消息,即亲率精兵三万从齐地赶回,乘汉军毫无戒备的时机,发起进攻,夺回彭城。汉军溃不成军,仅带骑兵数十名狼狈逃脱,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吕雉也成了项羽的阶下之囚。
彭城之战使汉军主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楚军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刘邦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刘邦来说殊为严峻。不过刘邦毕竟是一位强者,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改变楚强汉弱的态势,他果断采纳谋士张良等人的正确建议,争取同项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部下彭越、韩信,制定据关中为根本,以正面坚持为主;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对楚作战方针,并一一予以实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