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复履婉转而入,石桥下溪涧流水,内忽平旷,日月放生潭布列洞口,四面环山,桃林片片;田畴可一、二十亩,真是世外桃源。
徐霞客到得山下,一路游山玩水。在《水经注》里,关于武夷山只写了六个字:天游峰,九曲溪。徐霞客一路打听着,上了天游峰,见这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据说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站在一览台上望云海,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邀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随着时序流转,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日出、云雾、佛光、夕阳、明月等天游五绝,从一览台上赁栏远眺,但见群峰点点。俯瞰九曲溪,可见溪水蜿蜒,竹筏轻荡,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下峰底,名木古树众多,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
下山半路,有一个叫“大红袍”的所在。这景致在一条叫“九龙窠”的大峡谷内。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条巨龙欲腾又伏。峡口矗立着一座浑圆的峰岩,象一颗龙珠居于九龙之间,势如九龙戏珠,高远眺望,维妙维俏。
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苍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久负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
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谷底靠北面的悬崖峭壁上。这里叠着一大一小两方盆景式的古茶园,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挺拔精神、枝繁叶茂。徐霞客与茶农聊天,听他们说道,这茶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故有“茶中之王”美誉。椐民间传说:前朝有一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天心永乐禅寺、忽然重病,考期已近,病尚未愈,心焦如焚。寺中方丈以九龙窠崖上之茶叶为药给秀才服用后,病即痊愈。后秀才高中状元,衣锦返乡。为报救命之恩,把钦赐的红袍披于茶树之上,因此得名。
下得山来,到了九曲溪。
九曲溪发源于森林茂密的武夷山内,长过百里。九曲溪水流清澈,从西向东,蜿蜒自如,山绕水转,水贯山行,溪水晶莹,可谓曲曲含异趣,湾湾藏佳景。
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连为一体。由于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
徐霞客坐上了竹筏入水。坐筏观山,极目皆图画,丹山、碧水、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沿途看到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这竹筏也同样是一奇。它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它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飞快地滑下浅滩;可以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剧地转弯。人坐筏上无遮无拦,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侧耳能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
这一回倒没碰到什么危险,徐霞客反而是坐在竹筏内从撑船人口中听得了两个传说记在了《水经注》之中。
第一个传说:当年有一位大文学家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着书立说。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自称丽娘。于是对饮相伴。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恩爱生活。其实丽娘是狐狸修炼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爱人,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后来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那男子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获的。那男子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夜里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
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那男子闻声而至,急忙落荒而逃。那男子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跑了。那男子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可是已经无法挽回了。在一座小庙里面,看见丽娘安详的躺在百花丛中。再也不会回来了。
第二个传说: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
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