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川对赵家三兄弟进行多方考验结果还是非常满意的,不过他并没马上做决定,让赵家三兄弟帮他卖碎布和斜挎包,而是暂时把此事放下来,等到正月十五之后再说。
他之所以如此做,一来是想对他们进行最后一次考验,考验他们的耐心,考验他们是否能沉得住气。
二来则是因为江浦市这边正月里很少有人出门赶集购物,大家都忙着走亲戚串门,一直等到出了正月才会正式开始忙碌,工人上班也收心了,各大队也开始农忙。
不过叶景川家初十之后就进入工作模式,他们家过年除了赵家人来走亲戚,并没其他亲戚上门,家里也没什么事,不如早点开工。
往年老叶家那边过年到是颇为热闹,但因为出了叶远山分家和丁春花受伤这两件事,老叶家今年过的不是一般冷清,亲戚们都不敢上门,只捎口信过来家中有事,今年不过来了,为了此事叶厚德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年过的没滋没味。
“南栀,从今天开始你就不要用缝纫机了,让妈和小年用,还有爸,你也学学怎么用缝纫机,回头我们生产量上来,我会再买一台缝纫机。”
对于叶景川的安排慕南栀和叶远山都有点傻眼。
“景川我现在才两个月根本就不显怀,缝斜挎包完全没问题。”
“是没问题,但你不要忘了还有没几个月就要高考,你需要复习的科目还很多,如果这次你考不上理想大学明年继续参加高考,就要多学一门英语,你没有英语基础,自学会非常累,考上京城大学的几率也会降低很多。”
77年和78年除了英语专业,其他专业都不需要考英语,有些地区就算考英语,英语成绩也不计分,但从79年开始江浦市也开始要考英语,虽依然不计分,但一些好的大学都会参考英语成绩录取更优秀的学生。
可以说78年高考对于慕南栀来说是最容易的。
“这?”慕南栀有些犹豫,她和叶景川相处好几个月,早就感觉出他极为有想法,有野心,斜挎包买卖肯定会做大,到时候每天要缝制那么多斜挎包,她哪里能安心复习。
“南栀你就不要这啊,那啊的,现在你只有两件事需要做,一是好好养胎,二是好好复习,争取考上京城大学。”
慕南栀沉默片刻,很是认真的看向叶景川,“那你跟我一起考京城大学,只要你跟我一起复习,我就把缝纫机交给小年。”
叶景川万万没想到慕南栀会提这样的要求,他唇角一勾,心想看来他媳妇还真是一刻都离不开他,就连去上个大学,也要硬拉着他作陪。
虽然上大学对于他来说太过简单,但如果这是慕南栀的心愿,他还是愿意帮她完成的。
“好,那我陪你一起复习,不过我放下书本好久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记起来。”
“有我在呢,只要我会的,肯定都毫无保留教给你。”
在场的其他人只以为叶景川是为了哄慕南栀高兴才陪她一起复习的,他们根本没想过叶景川也能考上京城大学。
“景川刚才你说让我也学习使用缝纫机,我一个糙爷们怎么玩的转缝纫机,你就不要为难我了,我能帮你裁剪布片就不错了。”叶远山很是为难的看向叶景川,他感觉使用缝纫机是个精细活,他干不了。
“爸,话可不能这么说,你看小年,他不仅会裁布片,现在缝纫机用的也很溜,我相信你比小年上手缝纫机会更快,不信你试试。”
叶远山心中虽不情愿,但叶小年都可以,他好似没道理学不会。
于是叶远山也加入到学习使用缝纫机的队伍当中,从初十到元宵节这5天,叶远山,叶小年,赵小玉,再加上叶芊芊4个人使用废布拼命练技术。
刚开始叶远山还感觉使用缝纫机是件非常难的事,但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元宵节这天他终于能做出完整的斜挎包。
看着手里板正的斜挎包,叶远山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他是真没想到自己那双久经风霜的大手,竟然能做出如此漂亮的斜挎包。
“爸,你现在有信心了吧,做斜挎包并没什么技术含量。”
叶远山点点头,好像真没什么难的。
“做斜挎包并不难,后面会不会有很多人跟风做。”很快叶远山就想到年前大集上跟他们竞争的小商贩。
“肯定会有人跟风,现在我们打的就是时间差,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把大量斜挎包卖出去,赚到一笔快钱,等有人反应过来也跟着做斜挎包时,到时候我们在另想办法提高销量。”
“卖的人多了,打办那边会不会直接一锅端,不让任何人在集市上摆摊。”
“三个月之内,这样的烦恼应该不会有,至于三个月之后那就要看看政策了。”
此刻的叶景川也不好直说,1978年对于小商贩的包容度提升不少,只要不太过分,摆摊卖些针头线脑,鸡蛋鸭蛋之类,打办的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