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之后,王弟仁让李云龙和段鹏抓紧整训部队。自己必须要到总部向首长汇报。首长身边其实有无人机小队。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无人机可以这样用。
当时首长和参谋长调动无人机小队全程观看了这场战斗。不仅感慨万千。
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窑洞里的煤油灯在夜色中摇曳。王弟仁推开作战室的木门,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
"报告首长!386旅王弟仁前来复命!"
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脸上的硝烟痕迹还未擦净。
首长从地图前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来得正好!老王啊,你们这一仗打得漂亮!"
他快步走过来,用力拍了拍王弟仁的肩膀,
"我和参谋长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影像,全程观看了战斗过程!"
参谋长推了推眼镜,手里还拿着刚刚记录的战斗数据:
"确实令人大开眼界。特别是你们用无人机袭扰敌机那段,轻易就干掉了鬼子的两架飞机。"
他摇摇头,似乎还不敢相信。
王弟仁嘴角微微上扬:
"首长,参谋长,这就是我想向您们汇报的。无人机不只是侦察工具,它能彻底改变我们的作战方式。"
首长摆摆手:
"别急着下结论。老王,你详细说说今天的战斗经过。"
王弟仁走到沙盘前,拿起指挥棒:
"今日凌晨,日军飞机企图偷袭我部驻地。常规侦察难以及时发现敌情,但我们派出的无人机在五公里外就锁定了敌军动向。"
他移动指挥棒,指向沙盘上的一处山谷:"发现敌情后,我们没有立即出击,而是用无人机持续跟踪,摸清了鬼子的全部兵力部署和行进路线。"
参谋长插话道:
"这个我们看到了。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非常清晰,连鬼子军官的肩章都能辨认。"
"正是利用这些情报,"王弟仁继续说,
"我们设下埋伏。等日军主力进入伏击圈后,先用无人机袭扰敌机。"
参谋长吐出一口烟圈,
"说得轻巧!战场上瞬息万变,靠个会飞的铁盒子就能打胜仗?当年我们在长征路上..."
"老滕!"首长打断他,
"时代在变,战争的方式也在变。今天这一仗,我们以极小代价歼灭了日军一个飞行中队,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王弟仁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照片: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战斗画面。首长请看,这是我们首次打击的效果。"
参谋长的眼睛瞪大了:
"这效果..传统炮击只能驱离,很难取得战果,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不仅如此,"王弟仁又拿出几张照片,
"我们还用无人机实时监控战场态势,及时调整部队部署。"
首长仔细查看着每一张照片,眉头渐渐舒展:
"老王啊,看来我们确实低估了这'天眼'的威力。"
参谋长猛地站起来:
"首长!我们不能被一两场胜仗冲昏头脑!这些装备从哪儿来?怎么补充?战士们会用吗?鬼子吃了亏,下次肯定会想办法对付!"
总部内一时安静下来。王弟仁深吸一口气:
"参谋长的顾虑有道理。但这些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拒绝进步的理由。"
他转向首长:
"无人机确实需要专门训练,但不像培养一个飞行员需要几年时间。我们已经有了一批掌握基本操作的技术骨干。至于装备来源..."他压低声音,
"暗影的同志建立了一条秘密运输线。"
参谋长若有所思:
"老王,你觉得这套战术能推广到其他部队吗?"
"完全可以!"王弟仁眼睛一亮,
"我已经让李云龙和段鹏在整训部队时加入了无人机协同作战训练。只要两个月,我们就能培养出第一批..."
作战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通讯兵小张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报告!前沿观察哨急电,日军第22师团正向潞阳方向移动,似乎要报复今天的失利!"
首长立即站起身:"来得真快!"他看向王弟仁,
"老王,你的无人机小队现在能出动吗?"
王弟仁毫不犹豫:"随时待命!"
"好!"首长一拳砸在桌上,"命令无人机小队立即前往潞阳方向侦察,129师做好战斗准备。"
参谋长还想说什么,首长抬手制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就让我们亲眼看看,这'天眼'到底有多大本事!"
王弟仁敬了个礼,转身就想离开。参谋长叫住他:
"等等,老王。把无人机传回的信号也接到总部来,我们一起观战!"
王弟仁默默把自己无人机备用控制器交给参谋长,
“这个和前线常用的控制器是同步的,必要时可接过前线无人机控制权,不过最好别这样操作,静静看着就好。”
"天哪..."参谋长轻声感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