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郑西坡走后,陈岩石立刻掏出手机,让老伴递来通讯录,开始拨号。
他看到了季昌明的名字,迅速输入号码,准备请他帮忙调查清楚。
检察院那边,季昌明接到了电话。
陈岩石说:"小季,这事关系到大风集团一百多号工人吃饭的问题,你得上点心。
"
季昌明回答:"陈老放心,我知道事情的重要,这就派人去查。
"
陈岩石笑了:"那就麻烦你了,小季。
"
季昌明也客气地说:"陈老您太客气了,这是我的职责。
"
简单聊了几句后,季昌明挂断了电话。
他喊来秘书,问:"听说过大风集团吗?"
秘书想了想,说:"季检,您说的是以前的大风厂吗?"
"对,就是它。
"季昌明点头,"你去查查蔡成功的债务情况,顺便看看大风集团有什么问题。
"
"好嘞。
"秘书不多问,转身去查了。
京州不大,蔡成功也算个人物,他欠债跑路的事早已传开,要查并不难。
半小时后,秘书回来报告。
果然如陈岩石所说,蔡成功在外面欠了一堆钱,包括正规借贷公司和京州城市发展银行的三千万元贷款。
季昌明很惊讶:"他总共欠多少?"
"各种各样的账,还有些我们找不到的,至少三亿。
"秘书也不确定具体数额,能看到的是明面上的,私下里的就不清楚了。
"三亿……"季昌明皱眉,这不是小数目。
蔡成功胆子不小,竟敢伪造授权抵押贷款,就不怕出事?
"高小琴有没有参与?"季昌明知道高小琴曾是山水集团的老总,和祁同伟关系密切,这件事背后可能有祁同伟的身影。
"没有。
"秘书摇头,"除了蔡成功私下向高小琴借了六千万过桥贷,其他都是他自己借的。
我们还发现,蔡成功名下有个被查封的矿场,当初投了一亿进去,这笔钱也是借的。
本来煤矿生意还不错,但去年煤价跌了,年初煤矿又被收归国有,看来是煤矿出了问题,蔡成功才被迫借更多钱还债,结果越陷越深,利息滚利息,现在欠了三亿。
"
季昌明点了下头,想了一会儿说:“嗯,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
“好的,季检。
"秘书走后,季昌明立刻拨通了陈岩石的电话,告诉他这事跟高小琴没关系。
蔡成功借这三亿,不是为了做大风集团,而是为了他去年投的那座煤矿。
本来那钱也是借来的,煤矿出了状况,他就只能接着借钱补窟窿,最后只能把大风集团抵押出去了。
"三亿……”陈岩石眼睛有点发呆,他没料到蔡成功真欠了这么多,而且全是为他自己煤矿的事,跟大风集团一点关系都没有。
"行,谢谢,小季。
"
陈岩石感觉事情不太好处理,就打电话问季昌明关于大风集团产权的事,还有工人们的股权保障。
季昌明直接告诉他,蔡成功欠债太多,一共三亿,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城市发展银行的贷款,蔡成功用大风集团的股份做了抵押。
现在蔡成功不见了,债主肯定要来找麻烦了。
"就算工人说不知道,也躲不过去。
签名可能是假的,可公章是真的呀。
大风集团不是蔡成功一个人的,这么多钱他一个人怎么搞出来的?再说,工人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上了法庭,大风集团必输无疑,不过工人们可能能拿到一些补偿金。
"
季昌明又补充说,工人们虽然说自己不知道,但大风集团的130多个工人都是股东,有工人代表和工会主席,直接参与公司运营,好多工人还在关键岗位上,像财务、会计什么的。
这种情况下,说完全不知道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了,这笔债数目太大,尤其是牵涉到银行——城市发展银行可是专门给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贷款得收回来。
季昌明还提到,李达康老婆就在城市发展银行当副行长,负责放贷。
最后,季昌明说他不想因为人情掺和进这种复杂的事情里。
陈岩石挂了电话,心里有点发毛。
"不对劲,”他嘀咕着,“小蔡不是那种人。
虽然他做生意不成,但人品还不错,挺好的一个家伙。
"
要是祁同伟在这儿,估计早就忍不住笑了。
蔡成功借这么多钱不是为了大风集团,而是填他自己煤矿的坑呢,还伪造签名和抵押合同跑路了。
可在陈岩石看来,蔡成功还是个不错的人。
"不行,”陈岩石下定了决心,“明天我得去工厂一趟,不能让别人把大风集团抢走,工人们的权益必须保住了。
"
周一。
年底的省级大会是全年最后一次重要会议,主要用来总结工作。
这次会议非常隆重,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们都参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