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衡到底不是傻子,赴约之前就已经了解过这官员的家世,开口也不至于太突兀:“在乡里,多少商贾人家都指望着子孙后代能如大人一般中举入仕,学生仰慕大人诗词笔墨,一直想要求教,去不想今日真个来了大人家,见到了夫人的面。”
“先生客气了。”
“我家相公出身寒门,一心攻读,才有了如今从二品的官职,一路多少不易……旁人不知,我这个做妻室的倒是看得真切。”说起旧事,女主人的眼眉挂上几分忧愁,借着喝茶的功夫,把话重新引回了原本的问题上,“先生的意思我已经尽数知晓,等到相公回来,我自会同他叨念一番。”
“届时有了论断,自会再有拜帖送到先生住处。”
话到这里,显然是应该告一段落的时候,程衡也不多留在这里给人碍眼。该有的表态已经传递给了这从二品京官的女主人,至于余下的决定权,就没有半分在程衡自己手上了。
女主人也没有额外安排什么,只是程衡临走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提推卸不开的茶叶。
不用说,这包半斤有余的茶比刚才专门沏给程衡喝的茶应当都要再好上些许——明前,最嫩的那一芽,泡上五过也能依旧留香的那种。
出得门来,程衡便知道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成就和作为就和这从二品的京官绑在一起了,目光沉入人来人往的街道,程衡整个人都觉得很累,很累,毕竟这样的生活绝不是他原本经历过的,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也足够有压抑感。
“怎么才能回去……”程衡讨厌这个做什么都要瞻前顾后的时代,“为什么要平白让我来到这里?”
程衡没有能力去嘲笑命运的公平与否,因为他会尽一切可能没让自己能够掌握的公平给到自己所见的所有人。
你善待我,我自然会善待你;你利用我,我利用回去也没有什么值得同自己过不去的地方。程衡如是想着,可前者在他这里好做到,后者反而难上加难。
长云未送秋,来往见客迎。独自一个人在京城的程衡无疑是孤单的,坐在屋子里口中也就喃喃念起管殷几人,有时连书都看不下去。
若是程衡自己有个第三视角的上帝视角,恐怕要觉得自己像是《玉簪记》里面那位害了相思病的男主人公。只可惜,相思病易解,思乡病难解,甚至没有人能够宽慰程衡一句。
唯一能够宽慰程衡,给程衡一个情绪依靠的人在徽州,面对着自己同样难以解决的事。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在闹什么?”难得有时间亲自将孩子送到私塾来上课,却不想大清早,私塾附近已经被围得人满为患,甚至有心人已经报了官,只是这衙门里的人还未见踪影。
“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也就你们还把他当做先生,你们口中这先生分明是冒名顶替的!”
几天的静谧让管殷的反应速度都变慢了些许。早就知道刘父不会因为那一次不成便善罢甘休,可真个被闹上门来的时候,管殷也还是出于被动:“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传道受业解惑。”
“就你这样从教坊里面出来的,也好意思成自己做什么先生?做什么老师?”
抛开派这群人来闹事之人的命令不提,光是在这个社会环境里,教坊里出来的在旁人眼中就是低人一等,这是原身的身份里,无论如何也避不开的一道坎。
“先生教书教得好,你们又是什么人?”学生站到先生面前维护先生的模样实在是让人觉得振奋,只这一下,便让原本还在被动状态的管殷有了十足的底气。
在学校里,管殷身前、身后可不会坚定的站下这么多人——属于这个时代的尊师重道,首先师先是师,而后学即是学,于是家长也摆好了自己的身份,于是每个人都能安心的做好自己。
“做父亲的怕不是还不知道,眼前这所谓的程先生,分明是假冒的!”
“假冒?”
“假冒的程先生能要我儿的课业突飞猛进?连他母亲都特地修书给我夸奖我儿的进步。”作为学生的家长,也站出来维护先生,拉过儿子,挡在先生和儿子面前,“我查某不才,却也还认识些衙门里的人,你们这般来闹事,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来闹事的人当然不敢拿出那些来源不清的证据,看到一众学生都这般维护这做先生的,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开始自乱阵脚。
“为人师表竟然就是这样让学生冲在自己面前的么、”
“当真是令人不齿。”
“我的学生与你们何干?”其实管殷早就已经把主动冲上去的学生护在身后了,此时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拥护,心下多了几分镇定,冷声又道,“私闯他人门户,今日你们若是不给出些说法,耽误了我学生的课业,我这做老师的也自然要和你们算算账。”
管殷是笃定了他们不能用刘父手里那些消息拿出来当做证据的,身后又站了这么多的人,做事也自然不再被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