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转动,你我阴差阳错但殊途同归。”
——前言
2014年,对郇启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盛大举行。
这场比赛,意义非凡。
若能在锦标赛中斩获男、女单打冠军,选手便可直接入选国家二队。
郇启时一心朝着目标奋进,他进入先农坛训练已三年,此刻,他无比渴望拿到这张进入国家队的“入场券”。
队里相熟的队友常宽慰他:“头头,别着急,好好打,你还年轻,机会多着呢。”
但对郇启时来说,在这以右手体系为主的赛场上,每一次机会都弥足珍贵,他必须紧紧抓住。
赛前,马龙给他发来消息:“别紧张,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好,我在国家队等你。”
郇启时又想起在河北训练时结识的梁锦坤,他也曾说过会在国家队等着自己。所以,这次,他必须跨过这道门槛,没有退路。
其实,早在2013年的“稻花香”杯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郇启时就已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然而,由于国家队入选的最低年龄限制是14岁,即便他拿到了名额,也与直接入选国家二队的机会擦肩而过。
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让人分不清是戏弄还是延迟的馈赠,对此,郇启时早已深有体会。
决赛前夕,郇启时紧张地在球馆外的操场上徘徊,脚步不自觉地来回踱步。
队里教练已为他分析过技战术,他自己也对这场比赛的打法了如指掌。
但脑海中,各种思绪如潮水般涌来,乱哄哄的,让他难以平静。他一直有个毛病,赛前容易胡思乱想,需要静下心来。
而此时的张文培,心中更多的是对即将见识更大世界的喜悦。她正拉着老杨沿着赛道漫步,这次比赛,她表现出色,一路过关斩将闯入了决赛。
“嘟嘟,输赢很正常,你这次已经打得很棒了,明天咱们就平常心对待,好好打。”老杨摸了摸她圆圆的脑袋,这孩子天赋不错,又肯努力。
“我明天一定会好好打的,今天那个对手可厉害了,我差点就输了。”提起今天的比赛,张文培仍有些兴奋,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好几个球她都没接好,现在回想起来,心跳仍不由自主地加速。
比赛场上的张文培,圆润的五官透出的稚嫩被冲淡,飞扬的眉眼间更多的是认真与英气。
她能完全无视对手眼神和动作的压制,眼中只有那颗白色的小球,随着球的起落,她灵活移动脚步,出手果断。
“紧张了?”老杨笑眯眯地瞥了一眼旁边这个稚嫩的小丫头,眼神中满是慈爱与鼓励。
张文培是他遇到的天赋极高的运动员,在培养她时,他倾注了所有心血,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女运动员培养方式,而是将男子乒乓球的台内控制、积极限制等技巧融入到她的基本功中。
这是他用几十年经验精心培育的幼苗。
“嗯,手脚都冰凉了。但是,我还是会努力打好乒乓球的,我喜欢乒乓球。”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一边说着,一边握紧拳头给自己加油打气。她的偶像是张艺凝,她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行,不能轻易输球,场上的每一个球都不能放弃,听到没?你要是赢了,老杨请你吃饭。”老杨点头,他希望看到这个孩子在场上不卑不亢。
“南门的那家小笼包行吗?”张文培仰起脸,眨巴着那双如同葡萄般晶莹剔透的眼睛问道。
“你怎么知道南门有小笼包?”老杨只觉惊奇,这小迷糊居然连哪个门都摸清楚了?
“我上场前听他们说的,说沾上辣椒和醋,能把人香迷糊了。”运动员上场比赛前,她听到旁边人聊天提到,想到这,她的嘴巴不自觉地分泌出了口水。
“行,输赢都带你去吃。”老杨心想,这小丫头片子,心里就想着小白球和吃的。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张文培心满意足地笑了。
随后,她那双大眼睛便开始好奇地四处张望起来。
“老杨,那是郇启时耶。”说完,未等老杨反应,她便迈着小短腿,蹦蹦跳跳地朝前方跑去,那活泼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这孩子……”老杨慢悠悠地跟在身后,摇了摇头。
“郇启时!郇启时!”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溪流,具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轻易地穿透了周围的喧嚣,传入他的耳中。
郇启时茫然地抬头,他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
“这里。”张文培向上挥手,这人看人怎么老是往上看?
操场上的灯光略显昏暗,他凝视了几秒,才终于认出来,是那个小圆眼睛的女孩,“是你啊。”
“是我,张文培。”好几年没见,张文培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了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人,不免有些惊奇和兴奋。
少女剃着短到不能再短的头发,笑弯了眉眼,露出整齐的小白牙,右侧脸颊隐隐有酒窝,整个人被操场的灯光笼罩,明媚得如同春日暖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