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浩立于御书房内,神色沉稳,目光仿若能洞穿一切。
窗外,澄澈的天空湛蓝如宝石,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窗棂上的轻纱。
夏浩微微仰头,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之中,隐隐透着几分胸有成竹的决然。
只见他缓缓解下腰间那枚雕刻着繁复纹路的玉佩,对着窗外的天空轻轻一挥。
刹那间,一道夺目的金色光芒如闪电般划过天际,瞬间照亮了整个皇宫。
光芒消逝之后,一名身姿挺拔的锦衣卫将领,宛如鬼魅一般,悄然出现在御书房外。
他身着一袭飞鱼服,那飞鱼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振翅高飞。
腰间的绣春刀寒光闪烁,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将领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随后,他以沉稳而洪亮的声音说道:“陛下有何吩咐?”
“传朕的命令,速速传召内阁成员与军机处的所有将领,前来御书房议事。” 夏浩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犹如洪钟般在御书房内回荡。
“遵命!” 锦衣卫将领领命之后,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消失在原地。
他离去的方向,只留下一丝淡淡的残影,仿佛他从未在此停留过一般。
大约一刻钟之后,御书房内已然汇聚了大夏的诸多重要人物。
内阁成员们个个神色各异,首辅诸葛亮,手持羽扇,身着一袭白色长袍,衣袂飘飘。他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而睿智,仿若能洞察世间万物。每一次轻轻挥动羽扇,都仿佛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贾诩微微眯着眼,一袭黑袍裹身,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他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的想法。
楚王夏鸿,身形健硕,身着华丽的王袍,袍上绣着金色的蛟龙图案,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他目光如炬,宛如两把利剑,仿佛能看穿人心。那威严的气势,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望而生畏。
御史大夫胡明熙,正襟危坐于椅子之上,身着一身庄重的官服。他面容严肃,神色冷峻,仿佛世间的一切都难以引起他的波澜。
国师袁天罡,身披一件道袍,道袍上绣着阴阳八卦的图案。他闭目养神,周身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仿佛在与天地间的玄机进行着沟通。
军机处的将领们更是气势非凡,个个宛如战神下凡。
军机大臣白起,身披厚重的战甲,战甲上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他身姿如山岳般屹立不倒,那威严的气势,仿佛能让风云变色。
军机章京陈庆之,身着轻便的铠甲,手持一杆长枪,枪尖闪烁着寒芒。他眼神坚定,透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决心。
岳飞,身着一身绿色的战袍,腰间悬挂着一把宝剑。他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赵云,一袭白袍,银枪在握,宛如一道白色的闪电。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与果敢。
韩信,身着黑色的战衣,手持令旗,仿佛掌控着千军万马的生死。他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一场场宏大的战争布局。
王翦,身披褐色的战甲,手持大刀,刀身宽厚,散发着一种厚重的气息。
廉颇,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身披一件红色的披风。他目光坚定,仿佛岁月的流逝并未消磨他的斗志。
杨戬,身着金色的战甲,额间的天眼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面容冷峻,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关羽,身着绿色的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刀身散发着一股凛冽的杀气。他面如重枣,眼神中透着一股忠义之气。
夏浩缓缓扫视众人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与期许。
他微微点头,随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此次前来参加我大夏封赏大殿的所有势力之主,昨日皆已答应加入我大夏,共铸东域的辉煌。朕今日召集你们前来,便是要商讨如何妥善处理收编这些势力的事宜。”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朕希望诸位畅所欲言,尽情提出你们的想法和顾虑。”
内阁首辅诸葛亮率先迈出一步,他微微拱手,姿态优雅而谦逊。其语气平和却又坚定有力,仿若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陛下,这些势力之主虽已应允归顺,但这些势力内部,难免存在不同派系之人。臣建议,在收编他们之时,可派遣精锐军队前往,以此彰显我大夏之威,震慑心怀不轨者,以防他们暗中生变。”
贾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中透着一丝狡黠与精明。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诸葛大人所言极是。此外,这些势力中的弟子和长老该如何安置,亦是重中之重。若安排稍有差池,恐会引发动荡,甚至危及大夏的稳定。”
楚王夏鸿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一丝沉思。
他沉声道:“臣以为,对于这些势力的弟子,可安排进入军队或学府。让他们在军队中磨炼意志,提升武艺,为大夏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于学府中汲取知识,增长见识,为大夏的文化传承添砖加瓦。至于长老,他们修为颇高,若留在原地任职,恐会引发地方势力的反弹。臣建议将他们调离原州,分散安置于各地,如此既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又能避免地方势力过度膨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