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应该做的。”
白墨声音有点哑,长时间绷着神经,耗人得很。
她轻轻摆了摆手,没多说。
这一宿,白墨几乎是钉在病房里了。
伤员的情况得盯着,一点马虎不得。
后半夜,眼皮子实在沉得厉害,靠着冰凉的墙角,她迷糊了过去。
刚一合眼,脑子里那熟悉的机械音就响了。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救治重伤员,医德仁心,技艺精湛,获得特殊奖励:高级止血粉(外用)x3,精力恢复剂(微型)x1。】
系统面板在意识里展开。
奖励还行,挺实用的。
特别是那个精力恢复剂。
紧跟着,新任务也弹了出来。
【叮!触发搞钱任务:军民鱼水情。任务要求:在一个月内,通过为军人或军属提供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诊疗、药品、保健咨询),获得价值50元人民币的现金或等价物资。任务奖励:基础外科手术器械图谱(部分),系统积分80点。】
得,任务来了。
白墨心里嘀咕,这系统还真会抓时机,刚救了个军官,任务就跟军人挂钩了。
也好,目标明确。
她心念一动,先用了那支微型精力恢复剂。
一股说不清的凉意顺着四肢百骸散开,渗进骨头缝里。
刚才那种快要散架的疲惫感,一下子就退潮了。
脑袋也清明不少。
这玩意儿,关键时候真顶用。
她重新睁开眼,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又看了一眼病床上呼吸平稳的军官。
天亮后,军官的情况持续好转。带头的军官自我介绍叫赵峰,是伤者的副手。
伤者名叫陆衡,是他们营的营长。
七巧板就更简单些,找块平整的薄木板,切割成特定那七块就行。
关键是切割得准,边边角角得磨光滑,不能扎了孩子的手。
这可难不倒千临。
接连几个晚上,在白墨忙着照顾陆衡的时候,千临就在宿舍那盏昏暗的油灯下,一个人安静地敲敲打打,锯、磨、钻、拼。
小张护士好奇地问过她在做什么,她只淡淡地回了句“小孩玩具”。
几天后,一副虽然粗糙、但五脏俱全的竹制算盘,和一套用不同颜色(她用捣碎的野果汁和锅底灰染的)区分开的木制七巧板,就在千临的手中诞生了。
这天下午,白墨难得清闲一点,千临便拿着她的“作品”,一起去了公社小学。她们没有惊动老师,只是在放学后,找到了几个还在操场上玩泥巴、追逐打闹的孩子。
千临蹲下身,拿出那幅色彩斑斓的七巧板,在地上随意拼了几个简单的图形,比如小房子、小船。
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过来,好奇地看着。
千临把七巧板递给他们,示意他们自己玩。
起初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但在千临简单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七手八脚地拼了起来,不时发出惊喜的笑声。
接着,千临又拿出了算盘。
她没有教复杂的口诀,只是拨动着算珠,演示了最简单的加减法,比如“一个珠子加一个珠子等于两个珠子”。
对于这些还在掰着手指头数数的孩子来说,这种直观的、可以动手操作的方式,显然比黑板上的粉笔字有趣得多。
一个平时算术最差的小男孩,在千临的指导下,竟然磕磕绊绊地用算盘算出了一道简单的加法题,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这是什么?”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们身后响起。
是小学的王老师。
他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那里,饶有兴趣地看着孩子们玩七巧板和算盘。
“这是我妹妹自己做的小玩意儿,给孩子们解闷的。”
白墨笑着解释。
“这可不光是解闷。”
王老师拿起那副竹算盘,拨弄了几下,又拿起一块七巧板看了看,眼睛里闪着光。
“这东西……对教孩子算术和认图形,用处可太大了!比我们光用嘴说、用粉笔画强多了!这位……千临同志,这真是你自己做的?”
千临点了点头。
“两位同志,能不能……能不能把这东西的做法教给我们?要是能多做几套,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王老师看着千临,又看了看白墨,神情激动起来。
“王老师太客气了。这东西不难做,我们很乐意把方法告诉您。”
白墨看了千临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对的意思,便笑着答应下来。
【叮!科研系统提示:宿主设计的“算盘”与“七巧板”教具,在初步应用中展现出提高教学趣味性与效率的潜力,获得教育工作者认可。任务“学海无涯,教具作舟”完成度30%。请继续完善教具设计或推广应用。】
千临的科研之路,似乎也照进了一缕微光。
虽然只是初步的成功,但至少证明了她的方向是对的。
傍晚,姐妹俩回到宿舍。
白墨把陆衡恢复良好的情况告诉了千临,又说了说那个“军民鱼水情”的搞钱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