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以外,邵云安还给将军府的女眷们准备了限量版包包、翡翠石首饰。
老将军特别有一个花梨木茶台。这个茶台一拿进来,永明帝的眼神就亮了。
王石井表示给皇上和千岁的是小叶紫檀木茶台,永明帝对王石井的有眼色表示了满意。
其他的零零散散的东西也不少,邵云安送礼送的豪放,大将军府收礼物收到手软。
只不过老将军、老正君和老夫人的心思并不在这些程仪上。
君后暂时住在大将军府,邵云安带来这边的多是吃食和补品,其他的都由安公公派人直接送到宫里去了。
当然,送给永明帝和君后的礼单只会更丰盛。
最令在场的众人惊奇的是最后搬进来的4个木框,还有几筐保鲜得宜的蔬菜和肉食。
4个木框里分别种植着已经在结果的西红柿和青瓜。
西瓜还没结果,由罗荣王全部带去王府移栽到菜地里去。
说辞还是那一套,这西红柿长得像柿子,又因为是红的出自他们家西边的那座山,所以取名“西红柿”。
青瓜嘛,因为发现的时候是绿油油的长条瓜,孩子们就随口叫青瓜了。
至于这蔬菜和肉食是如何一路保鲜送到,得益于沿途的气温不高,最主要的是一路冰鲜冷藏。
邵云安很诚实地把蒋沫熙用硝石制冰的方法解决了保鲜难题的功劳说了出来。
君后心里一动:“熙哥儿,可是蒋康辰之子蒋沫熙?”
邵云安:“回千岁,就是他。熙哥儿是个小神童。
我们就带他去道观走了一回,他就发现这硝石能制冰。
多亏了他这一发现,不然我们还无法把美味的野味带来京城给皇上和千岁品尝。”
永明帝和君后都笑了,君后因为心里压着事,笑容不显。
永明帝却是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这邵云安嘴巴还挺甜,会来事,不错不错。
永明帝想着以邵云安这位奇人,怕是孤傲得很。
可见到了真人却是推翻了永明帝先前的种种猜测,他也更相信君后的猜测了。
这邵云安不愿出头怕还真是他自己懒得出头,就喜欢躲在后头数钱。
还别说,永明帝还真猜对了!
要不说永明帝对邵云安的印象当真是好呢。
邵云安提到了蒋沫熙,永明帝就道:
“朕知道你二人有两个孩子,明日让他们和这个熙哥儿一块过来给君后磕头。”
王石井起身,邵云安见状马上站起来。
王石井躬身:“草民谢皇上隆恩。”
邵云安也马上躬身行礼:“草民谢皇上隆恩。”
君后这时候对永明帝道:“皇上,天色已晚,今晚不若就让他二人在将军府歇下吧。”
老将军、老夫人和老正君神色间立马有了某种情绪上的波动。
老将军马上接话:“确实,天色已晚,外头也差不多该宵禁了。
他二人怕一路过来也没来得及吃些什么。今晚就留在将军府好生歇息一番。”
永明帝点点头:“也好。你二人下去歇息。朕明日得空再来问话。”
杨砚先蒋康宁两日已经到京城并面君了。
杨砚把秀水村地动一事全部推到了蒋康宁的身上,这也是蒋康宁要求的。
所以即便明天不是大朝的日子,也肯定是要开朝的。
老夫人让管家带邵云安和王石井下去歇息,再给他二人准备吃食。
王石井和邵云安谢恩后退下了。
君后也让安公公回去。
邵云安和王石井这次带了这么多货过来,都需要安公公一一处理。
等到安公公也离开,君后让其他人退下,老将军起身朝皇上鞠躬后神色动容地说:
“那邵小郎与正君年少时可说是一模一样!
老臣那失踪多年的孙子也是康盛二十三年所生!”
老正君和老夫人也跟着起身,眼角泛红。
老夫人激动地说:“老身不会看错!邵小郎当真就是正君年少时的模样!
家中的晚辈,只有那个孩子长得最像正君!”
尤其是邵云安笑的时候,老将军险些以为他见到了年少时的正君!
老正君上了年纪,容貌自然会发生变化。
没有见过老正君年轻时模样的人看不出邵云安与老正君之间的相似处。
其实君后也没见过老正君年轻时的模样。他是从老将军、老夫人和老正君的反应中猜出来的。
而正是因为他猜出来了,才会打断三位长辈的激动。
是与不是当时那种场合都不合适过于表现出来。
永明帝显得意外又不意外,毕竟老将军突然问邵云安的生辰八字本就格外突兀。
永明帝安抚道:“邵云安是不是代家丢失的那个孩子,只需派人前去抓了他的养父母一审便知。”
君后道:“此事先不宜声张。
代江就在永修县,伯父您速派人送信给他,叫他秘密捉拿邵云安的养父母亲审此事。”
老将军马上说:“谢千岁!老臣这就去写信,明日就派人送去永修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