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前的新石碑》
第一章:石碑的到来:苏半城的清晨,阳光如往常一样洒在大街小巷,却透着一股别样的静谧。今天,整个苏家大院乃至周边的邻里都被一件事牵动着心思,那便是祠堂前要立一块新石碑。
苏半城的当家人苏逸,天还未亮便起身,穿戴整齐后,踱步走向了祠堂所在的院子。一路上,仆人们也都神色肃穆,仿佛即将见证的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
祠堂前的空地上,已经围聚了不少苏家的族人,老老少少,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那新石碑就静静地躺在一旁,还裹着一层粗布,看不清上面的模样。
苏逸站到了众人面前,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族人,今日在此立这新石碑,乃是为了铭记我们苏家这些年来的风雨历程,更是要将先辈们的精神和我们苏家的规矩,永远地传承下去。”
话音刚落,几位身强力壮的家丁便上前,小心地解开了裹着石碑的布。随着布一点点滑落,石碑上刚镌刻好的字迹显露了出来,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古朴与庄重,上面记录着苏家历代在经商过程中的艰辛、诚信经营的故事以及那些曾经帮助过苏家的恩人。
族里的老族长颤颤巍巍地走上前,用手轻轻抚摸着石碑上的字,眼眶泛红,嘴里念叨着:“好啊,真好,这以后子孙们看着,就能知道咱苏家的根在哪儿了。”
第二章:回忆的涟漪
看着那石碑,苏逸的思绪也飘远了。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第一次跟着父亲来祠堂的情景。那时的他懵懂无知,对家族生意只是有着模糊的好奇。
父亲站在祠堂的牌位前,严肃地跟他讲着苏家先辈们如何在乱世中白手起家,靠着一辆小小的骡车,走南闯北去贩卖货物。那时候,道路崎岖,盗匪横行,可苏家先辈们从未起过歪心思,哪怕是遇到天灾人祸,货物受损,也会如实和客户说明情况,宁愿自己亏损也要保住信誉。
有一次,苏家的商队在前往西北的途中遭遇了暴雨,不少货物被淋湿发霉。原本可以偷偷处理掉那些次品,可苏逸的爷爷硬是带着伙计们,一家一家地去告知那些预定了货物的商家,并且主动提出赔偿。也正是因为这份诚信,苏家在那之后赢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生意渐渐做大。
苏逸还记得,自己曾问父亲,经商最重要的是什么,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是良心,是咱苏家刻在骨子里的正直和诚信,这比赚多少银子都重要。”
而如今,站在这新石碑前,苏逸更觉得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把这份精神完好地传递给苏家的下一代,不能让先辈们的心血在岁月中蒙尘。
第三章:少年的触动
在人群中,有个苏家的少年叫苏然,他和苏逸当年一般年纪,正是对外面世界充满向往,对家族生意跃跃欲试的时候。
苏然看着那石碑上记载的故事,心里泛起了层层波澜。以前,他总觉得家族生意就是每天和账本、银子打交道,枯燥又无趣。可此刻,那些先辈们经历的艰难险阻、坚守的品德,仿佛化作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他眼前展现。
他想到自己平日里偶尔还会想着偷懒,想着走捷径,不禁有些羞愧。苏然暗暗发誓,以后定要像先辈们一样,脚踏实地地去做事,用心去经营,把苏家的招牌擦得更亮。
这时,苏逸的目光落到了苏然身上,他似乎从这个少年的眼神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便招手让苏然过来。苏然赶忙走到苏逸跟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苏逸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然儿,你可知这石碑立在这里的意义?”苏然用力地点点头说:“叔父,我明白,是要让我们记住先辈们的好,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人做事。”苏逸欣慰地笑了笑,说道:“嗯,你能明白就好,以后这苏家,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第四章:风波乍起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对先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中时,外面却传来了一阵喧哗声。原来是镇上的另一户商家李家,听闻苏家立了新石碑,带着一帮人找上门来。
李家的当家人李福面色不善地走进祠堂前的院子,看着那新石碑冷哼一声说:“哟,苏家这是要显摆自己家有多高尚啊,还立个石碑,可谁不知道你们苏家背地里那些事儿呢。”
苏逸皱起眉头,上前一步问道:“李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苏家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可容不得你在这里胡言乱语。”
李福阴阳怪气地说:“光明磊落?哼,前些日子那批绸缎生意,你们苏家低价抢了我们的客源,这难道就是你们所谓的诚信?”
苏逸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原来是为了那桩绸缎生意。当时确实是苏家的伙计找到了更实惠的进货渠道,所以价格上能降一些,可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并没有用什么不正当手段。
苏逸耐着性子解释道:“李福,那批绸缎我们只是找到了更合适的货源,价格才低了些,可都是凭本事做生意,何来抢客源一说,你要是不服气,大可也去寻更好的渠道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