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奶奶的银镯子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看着墙上那个会旋转的七叶一枝花影像,花瓣上标注着性味归经、现代药理作用,甚至还有与非洲某种草药的成分对比图。阿星举着手机拍个不停,直播间里的观众开始刷"求链接",有人认出这是结合了《中非草药对照图谱》的AR系统。
夜幕降临时,祖孙俩坐在火塘边核对明天的课程表。杨奶奶的课程表写在泛黄的草纸上,用苗文标注着"月相影响草药效力";阿星的电子日程里则排满了"直播预告:苗医美容秘方"、"回复粉丝提问:经期能不能扎针"。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把她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重叠的剪纸——一个捧着牛角药罐,一个举着智能手机,却在同一个时刻望向窗外的星空。
"奶奶,下周有个美国团队要来拍纪录片。"阿星啃着烤红薯说,"他们想拍您年轻时采药坠崖的事。"杨奶奶往火里添了块松木,火星子溅起来照亮她脸上的疤痕:"拍那个干啥?拍我现在怎么教洋人用艾草泡脚。"她突然抓起阿星的手机,点开那个粉丝超千万的账号,"你教他们做的驱蚊香囊,用的不就是我教你的法子?"
全息投影在午夜自动播放起学员反馈,纽约的陈女士举着自己的手腕展示:"针灸一个月,多年的腱鞘炎居然好了!"柏林的汉斯博士则展示着他的研究论文:"根据杨医师的手法,我们设计出了新型针灸机器人。"杨奶奶戴着老花镜凑近看,阿星在一旁翻译那些专业术语,忽然发现奶奶的嘴角在昏暗中微微上扬。
凌晨三点,阿星被堂屋的动静吵醒。她推开门,看见杨奶奶正对着全息投影练习英语发音。老人的声音生涩得像刚学说话的孩子,但每个词都咬得格外认真:"这个穴位......叫内关......治心跳快......"投影里的虚拟学员们耐心地等着,没有人催促。月光从竹窗漏进来,把老人的白发染成银白色,与她腕上的银镯交相辉映。
天快亮时,阿星的手机收到条特别私信,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部:"希望邀请杨奶奶担任传统医学数字化顾问,不知是否有意向?"她举着手机冲进堂屋,杨奶奶已经坐在竹椅上,全息投影里的学员们正在进行结业考核。看着那些不同肤色的手在虚拟人体上精准找到穴位,阿星突然明白奶奶那句话的意思——老手艺穿上新衣裳,才能走过万水千山。
当第一缕阳光再次掠过苗岭的轮廓时,杨奶奶的全息诊室里响起整齐的问候声。这次,学员们用的是带着各自口音的苗语。阿星举着手机对准这一幕,直播间的标题改成了"老手艺,新传法"。镜头里,85岁的苗医传承人正用全息投影展示银针刺入穴位的瞬间,她的孙女则在短视频里讲解着这个动作背后的现代神经学原理。
竹窗外的银饰风铃被晨风吹响,像串流动的音符。那些音符穿过苗寨的炊烟,穿过卫星信号,穿过不同肤色的耳朵,最终化作一句话——在贵州省东南部的某个苗寨里,有位85岁的老人和她25岁的孙女,正在用最古老又最年轻的方式,让百草的清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医圣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