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里的草药香
正午的太阳悬在中天,把钢铁厂的铁皮屋顶晒得发烫,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铁锈味,还夹杂着细小的粉尘,吸入鼻腔时总带着点呛人的颗粒感。李建国摘下安全帽,用满是油污的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汗水混着粉尘在脸上画出几道黑印。他刚从炼钢车间出来,耳朵里还嗡嗡作响,像是有无数只小虫子在里面振翅,连旁边工友老张喊他吃饭的声音都听不太真切。
“建国,发什么愣呢?再不去食堂,饭都要凉透了!”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比平时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李建国这才回过神,扯了扯嘴角,声音有些沙哑:“耳朵又不太好使了,车间里的机器声太吵,总觉得堵得慌。”他说着,还下意识地用手指掏了掏耳朵,却只掏出些许黑色的粉尘。
老张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谁不是呢?我这咳嗽也快小半年了,去医务室拿了药,吃着也不见好,估计是这粉尘吸多了,肺里不清爽。”两人并肩走向食堂,一路上,总能看到不少工人要么捂着嘴咳嗽,要么凑到耳边说话,厂区里的噪音、粉尘,像两只无形的手,慢慢侵蚀着大家的健康。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一个月前,厂区门口贴出了一张通知,说苗医团队要过来为大家提供健康服务。消息传开时,工人们议论纷纷,大多带着怀疑的态度。
“苗医?那不是山里的医术吗?能管用吗?”李建国拿着饭盒,和工友们围在一起讨论,语气里满是不确定。
“我听老家的人说过,苗医的草药挺神奇的,但咱们这是工业厂区,跟山里的情况不一样啊。”旁边的小王也皱着眉,显然不太相信。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苗医团队已经带着大大小小的药箱,走进了厂区。领头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苗医,姓王,大家都叫她王医师,她穿着朴素的蓝色褂子,手里提着一个装满草药的竹篮,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跟在她身后的还有两位年轻的苗医,手里也都拿着药箱和一些草药标本。
王医师先是在厂区的会议室里开了个简短的见面会,她没有说太多客套话,直接拿出几株晒干的草药,放在桌子上:“大家好,我们是苗医团队,这次来,就是想帮大家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咱们厂区里噪音大、粉尘多,长期下来对呼吸道和耳朵伤害不小,这些草药,都是我们根据厂区环境特意挑选的,能帮大家缓解不适。”
说着,王医师打开一个药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白色的口罩。这些口罩看起来和普通口罩没什么两样,但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味。“这是我们特制的草药口罩,里面除了过滤粉尘的滤芯,还添加了金银花、薄荷、甘草等草药磨成的粉末,不仅能过滤粉尘、净化空气,还能润肺解毒,大家戴上试试。”
工人们半信半疑地接过口罩,李建国也拿了一个,戴在脸上。草药的清香慢慢散开,吸进肺里,原本呛人的粉尘味淡了不少,连呼吸都觉得顺畅了些。“哎,这口罩还真有点不一样,闻着挺舒服的。”李建国忍不住说道,旁边的工友们也纷纷点头,脸上的怀疑少了几分。
接下来,王医师开始针对听力损伤的问题,给工人们传授耳部保健按摩手法。她走到台前,先示范了一遍:“大家看好了,首先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耳垂,顺时针揉转三十圈,再逆时针揉转三十圈,力度要适中,不要太用力。然后用食指指腹按压耳屏,一按一松,重复五十次,这样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
工人们跟着王医师的动作,一边学一边问:“王医师,这个手法每天要做几次啊?”“要是耳朵已经有点听不清了,做这个有用吗?”
王医师耐心地解答:“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坚持下去,对缓解听力疲劳很有帮助。如果已经出现轻微的听力损伤,配合我们特制的草药滴剂,效果会更好。”说着,她拿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淡黄色的液体,“这滴剂是用菊花、柴胡、当归等草药熬制而成的,每天滴两次,每次一滴,能帮助疏通耳部经络,改善耳部血液循环。”
李建国接过滴剂,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他决定晚上回家就试试,这些天耳朵里的嗡嗡声越来越严重,他早就想找个办法缓解了。
除了草药口罩和耳部保健方法,苗医团队还在厂区的活动室里开设了健康课程,每周两次,专门教工人们通过饮食和日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第一次健康课程上,王医师带来了不少草药标本,有枸杞、黄芪、茯苓等。她把这些草药摆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绍:“大家看,这个是枸杞,平时可以用来泡水喝,能清肝明目;这个是黄芪,用来炖汤,能补气;茯苓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健脾养胃。咱们长期在厂区工作,身体消耗大,多吃这些草药做的食物,能增强免疫力。”
随后,年轻的苗医小李还教大家做了一套简单的养生操。“这套操动作简单,随时随地都能做,大家跟着我一起做。”小李一边说,一边示范,“首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慢慢抬起双臂,举过头顶,同时吸气,再慢慢放下双臂,呼气,重复五次。接着双手放在腰上,顺时针转腰十圈,再逆时针转腰十圈,能活动腰部经络,缓解久坐久站带来的不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