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把老周抬到通风的地方。有人摸了摸他的额头,“好烫,是不是中暑了?”
“不对,他最近一直咳嗽,可能是肺出了问题。”有人说道。
小吴急得快哭了,“那咋办?工地医务室关门了,离医院又远。”
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隧道口传来了汽车的声音。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护士,“我是市医院的,接到通知说这里有人晕倒了。”
医生给老周做了检查,“是过度劳累加上吸入过多粉尘,引发了急性肺炎,得赶紧送医院。”
工人们帮忙把老周抬上救护车,小吴跟着上了车。看着老周苍白的脸,小吴心里既害怕又难过。他想起老周平时对他的照顾,想起他说“干活的手都这样”时的坦然,想起他每次提到儿子时眼里的光。
救护车驶出工地,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小吴看着那些高楼大厦,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突然觉得,他们在地下辛辛苦苦挖的隧道,就像城市的血管,而他们这些工人,就是血管里的红细胞,默默地输送着养分,却很少有人看到他们的存在。
老周住院的日子里,工人们轮流去看他。小李告诉老周,他们已经把第九段隧道的模板调整好了,再过几天就能浇筑混凝土,不会耽误进度。老周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出院那天,小吴去接他。老周瘦了很多,脸色还是有点苍白,但精神好了不少。“周哥,你以后可别这么拼命了。”小吴说道。
老周笑了笑,“不拼命咋行?这地铁早一天通,大家出行就早一天方便。”他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地铁站点,“我儿子说,等地铁通了,他要坐第一班地铁来看我。”
小吴心里一暖,他想起自己刚来工地时,觉得这里又苦又累,想过放弃。但现在他明白了,这份工作虽然辛苦,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在地下付出的汗水,终将变成城市里最亮丽的风景。
回到工地后,老周发现工地有了不少变化。公司新采购了一批高质量的防尘口罩,还在隧道里安装了喷雾降尘设备,潮湿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增加了排水系统。小李说,这是公司听到了他们的反馈,专门改进的。
老周拿起新的防尘口罩,戴在脸上,呼吸顿时顺畅了不少。他走到隧道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很辛苦,但只要他们坚持下去,这条地下的“巨龙”终将苏醒,带着这座城市的梦想,驶向更远的地方。
三个月后,地铁三号线第九段隧道顺利贯通。当最后一块混凝土浇筑完成时,工人们欢呼雀跃。老周站在隧道中间,看着远处的光线,眼里泛起了泪光。他掏出手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儿子,爸这边的隧道通了,等地铁开通了,你一定要来坐第一班。”
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爸,我一定来!到时候我要好好看看,你和叔叔们在地下建的‘奇迹’。”
老周挂了电话,抬头望向隧道口。阳光从那里照进来,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明亮。他知道,这条隧道不仅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更连接着他们这些工人的梦想和希望。在地下的黑暗里,他们用汗水和坚持,点亮了属于自己的微光,也点亮了这座城市的未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地铁建设的进度越来越快。老周和小吴依旧在隧道里忙碌着,他们的手上还是布满老茧,脸上还是带着灰尘,但他们的笑容却越来越灿烂。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块钢板的固定,每一次混凝土的浇筑,都是在为这座城市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有时候,老周会站在隧道口,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他会想起自己刚来到这座城市时的样子,那时候他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怀揣着梦想,想在这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如今,他虽然没有成为大老板,没有住上高楼大厦,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座城市建设了一条地下通道,让更多人的梦想得以实现。
小吴也渐渐成熟了起来,他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小伙子,而是成为了工地上的技术骨干。他学会了如何测量、如何调整模板、如何处理隧道里的突发情况。他常常对老周说,“周哥,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要告诉他,他爸爸曾经参与过这座城市的地铁建设,为这座城市出过力。”
老周听了,总是笑着点头,“好,到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让他知道,劳动最光荣,付出就有回报。”
地铁开通的那天,老周和小吴都去了。他们站在地铁站台上,看着崭新的地铁列车缓缓驶来,心里充满了自豪。列车停下,车门打开,乘客们蜂拥而上,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老周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正朝着自己挥手,“爸,我来了!”
老周走过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爸带你坐第一班地铁。”
列车启动,平稳地驶向远方。透过车窗,老周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看到了人们幸福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有他们这些地铁工人的付出。虽然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很平凡,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这座城市创造了不平凡的价值。
地下的隧道里,曾经的汗水和辛苦,如今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老周和小吴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他们会继续在地下奋斗,为这座城市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便捷的交通,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而那些在地下闪耀的微光,终将汇聚成照亮城市未来的光芒。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医圣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