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某种智慧生命的意识波动吗?”小艾惊讶地问道。
沈溯没有回答,他紧闭双眼,集中精神去感受那股波动。渐渐地,他似乎捕捉到了一些模糊的信息,那是一种对宇宙本质的深刻理解,一种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智慧。但这种信息太过庞大和复杂,以他目前的意识状态,根本无法完全解读。
沈溯突然想到了共生意识,如果能将团队成员的意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意识共同体,或许就能解读这些神秘的信息。他迅速与团队成员沟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他们启动了飞船上的意识连接装置,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沈溯能清晰地感受到队友们的想法、情感和记忆,仿佛他们已经融为一体。在这种共生意识的状态下,他们再次去感受那股神秘的意识波动。
这一次,信息变得清晰起来。他们了解到,这道时空裂缝是宇宙中不同规则的碰撞与交融产生的,是宇宙自我调节和进化的一种表现。而那些神秘的能量和多维空间,正是通往更高层次宇宙的通道。但要穿越这些通道,需要一种特殊的力量,一种融合了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力量,而共生意识,正是这种力量的雏形。
沈溯等人在时空裂缝中继续探索,不断验证着这些信息。他们发现了一些古老的遗迹,这些遗迹中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图案,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兴衰历程。通过共生意识的解读,他们得知这个文明曾经也试图探索时空裂缝,但由于缺乏共生意识,最终在强大的宇宙规则面前毁灭。
沈溯意识到,共生意识对于人类的未来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关键,更是人类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宇宙中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当他们带着珍贵的资料和深刻的感悟回到“熵海号”时,沈溯决定将共生意识的理念和时空裂缝的发现带回地球,与全人类分享。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变革,而他,将成为这场变革的推动者。
回到地球后,沈溯在全球联合大会上,向各国领导人展示了时空裂缝的影像资料和探索成果,详细阐述了共生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他的演讲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论。
一些人认为,共生意识是对人类个体自由的侵犯,会导致人类失去独特的个性。而另一些人则看到了共生意识带来的巨大潜力,它能让人类集中所有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难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争冲突等。
沈溯耐心地解答着人们的疑问,他用在时空裂缝中的亲身经历和深入研究成果,向人们证明共生意识并非是对个体的抹杀,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与进化。在共生意识的状态下,个体的独特性依然存在,并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启发和支持。
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和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共生意识的理念。全球各国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关于共生意识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建立了大型的意识连接实验基地,招募志愿者参与实验,试图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让人类逐步建立起共生意识。
沈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与科研团队日夜奋战,不断优化意识连接技术,探索共生意识的最佳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沈溯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共生意识将是人类迈向新纪元的钥匙,而时空裂缝的探索,只是这个伟大征程的开始。
随着研究的深入,共生意识的雏形逐渐在人类社会中显现。人们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关注全人类的利益。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各国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和高效。地球,这个曾经充满矛盾和纷争的蓝色星球,正在逐渐走向团结与和谐,而这一切,都源于沈溯在时空裂缝探索中的那次重大发现,以及他对共生意识的执着追求。
沈溯的指尖在控制台的全息投影上划过,将第七次共生意识连接实验的数据模型放大。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织网者”空间站正将全球七十个实验基地的神经信号汇聚成淡蓝色的光流,像一条悬浮在宇宙中的星河。三个月前,首批志愿者在意识连接时出现的剧烈排斥反应已降至0.3%,但他盯着那串跳动的红色数字,眉峰依然拧成了结。
“沈博士,第42号基地传来紧急信号。”小艾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她调出的全息画面里,撒哈拉沙漠深处的实验舱正被诡异的紫色光晕笼罩。画面中的志愿者们悬浮在半空中,瞳孔里流转着与时空裂缝同源的流光,七个人的嘴唇以完全同步的频率开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沈溯的心脏骤然缩紧。这种症状与他在裂缝中接收到的古老文明遗迹壁画如出一辙——那些刻在量子晶体上的图案,描绘着被“宇宙意志”同化的生物逐渐失去个体轮廓,最终化作能量涟漪消散的过程。他抓起应急通讯器冲向停机坪,反重力靴踏过地面时溅起的火星,映出他眼底翻腾的焦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