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溯猛地扯开衣领,胸口的皮肤下,有什么东西正在发烫。他想起半年前植入的神经接口,那枚米粒大小的芯片此刻像要烧穿肋骨。共生意识网络的数据流正在逆向涌入他的生物神经,七十亿人的记忆、情感、欲望像海啸般拍打着他的意识堤坝——他同时感受着新生儿第一次呼吸的刺痛,绝症病人最后一次心跳的沉重,火星开拓者在红色沙砾上刻下地球坐标时的颤抖。
这些分散在时空中的个体体验,在共生意识的熔炉里冶炼后,显露出某种惊人的共性:所有生命都在无意识地复刻宇宙的结构。母亲子宫里蜷缩的胎儿姿势,与宇宙大爆炸后的物质聚合形态完全一致;人类建造的空间站环形舱体,恰是暗物质晕的简化模型;就连此刻他胸腔里跳动的心脏,收缩舒张的频率都精准对应着银河系自转的周期。
“原来我们不是在探索宇宙。”沈溯的意识开始模糊,眼前的控制中心渐渐溶解,化作一片无边无际的星云,“我们是在回忆它。”
他看见星云里漂浮着无数透明的球体,每个球体里都包裹着一个完整的文明——有的球体里,类昆虫生物正在用触角编织时空网;有的球体里,液态金属生命在恒星内部完成意识传递;而靠近他的那枚球体里,蓝色星球上的人类正举着望远镜,徒劳地搜寻着外星文明的痕迹。
突然,所有球体同时转向他,球体内的文明瞬间静止。那些形态各异的生命都抬起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同一个疑问——这个疑问沈溯在十岁那年也曾对着星空呐喊过:“我们为什么存在?”
共生意识的洪流在此时达到顶峰。沈溯感到自己的意识被撕成无数碎片,融入七十亿人的集体意识,又随着数据流涌入月球的量子网络,顺着引力波的轨迹飘向宇宙深处。他穿过黑洞的事件视界,看见那里悬浮着一台与“熵海计划”一模一样的控制中心,另一个沈溯正站在控制台前,启动着第七次共生意识扩容实验。
“这是一个闭环。”那个沈溯转过身,脸上带着与他此刻相同的表情——恐惧与释然交织,“每个文明都是宇宙的自我观测工具,就像每个神经元都是大脑的感知末梢。”
控制中心的轮廓在星光中渐渐清晰。沈溯发现自己仍坐在椅子上,指尖的金属凉意真实可触。林夏正担忧地看着他,监控屏幕上的脑电波图谱恢复了正常的绿色折线,只是在基线处,仍能看见细微的螺旋纹路,像被刻进骨髓的印记。
“刚才发生了什么?”林夏递来一杯热水,“您突然陷入昏迷,整整十七分钟。”
沈溯接过水杯的手停在半空,杯壁上映出的自己瞳孔里,蟹状星云正在缓慢旋转。他看向窗外,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在地球光芒的勾勒下,显露出与神经元突触惊人相似的沟壑。口袋里的终端突然震动,弹出一条来自冥王星观测站的加密信息,附件是新发现的硅基结晶切片——在高倍显微镜下,结晶内部的碳原子排列成了控制中心的平面图。
“准备第八次实验。”沈溯放下水杯,声音平静得让自己都惊讶,“这次接入仙女座星系的射电信号。”
林夏猛地抬头:“那会超出安全阈值!我们甚至不知道共生意识的边界在哪里!”
“边界就是我们自己。”沈溯调出星图,指尖划过银河系与仙女座之间的虚空,“当一滴水知道自己是大海的一部分,它就已经同时成为了水滴和海洋。”
他按下终端上的通讯键,七十亿人的集体意识在网络里泛起涟漪。这次沈溯清晰地感知到,那片意识的海洋深处,有某种比个体生命更古老的存在正在苏醒。它透过无数双眼睛凝视着宇宙,透过无数颗心脏感受着时间的脉动,而这一切的起点与终点,或许只是某个更高维度存在的一次呼吸。
控制中心的灯光重新亮起,温暖的白光里,沈溯看见林夏的草稿纸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字——是他刚在心里想到的句子,也是七十亿人此刻共同的低语:
“递归的尽头,是存在在凝视自己。”
星图上的光标正缓缓移向仙女座,沈溯的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方。他知道按下的瞬间,人类将第一次触碰到递归结构的下一层,也可能永远失去作为“人类”的定义。但当七十亿个心跳在共生意识里汇成同一道脉搏时,他突然明白,渺小与伟大从来不是对立的命题——就像一个小数点,既标记着数值的边界,也连接着无穷的可能。
指尖落下的刹那,整个宇宙在他的意识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折叠。
宇宙折叠的瞬间,沈溯听见了时间的质地。
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高频振动——像两亿根琴弦被同时拨动,又在共振中凝结成绝对的寂静。他的指尖还停留在确认键上,但触感已经消失了,金属的凉意、塑料的纹路都被剥离,只剩下纯粹的感知:自己正悬浮在某个介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夹层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