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门下,众人各异的表情都被李逸尽收眼底。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按在刀柄上的手轻轻松开,体内奔涌的力量渐渐平息,周身的淡淡金芒也彻底内敛。
其实李逸自己有些难以置信,他对于自己实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的,但是没想到晋升之后实力会大涨,再对上庾凯之时,在速度上简直是碾压式的秒杀。
细细体会刚刚袭向庾凯之时那种感觉,在那一瞬间,他眼中只有庾凯,体内劲气疯狂涌动,重点灌注到四肢。与此同时,因为目标明确,且李逸注意力专注,他能感觉精神力构建庾凯的形象也更快。
在挥刀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好像在慢放,周围的百姓们像是定身了一般,一些人眼中的泪水都像是被凝固了一样。陈脚夫眼睛倒是看向了自己,而庾凯在他的眼中,虽然在动,但在他看来,还是太慢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记拔刀斩将两柄柳叶弯刀直接一分为二,同时横刀刀尖从庾凯胸前划过,一丝剑气附着其上。
速度快是一方面,凝聚剑气的速度也更快,这确实是一个惊喜。而且李逸发现,有时候不一定需要打出一道剑气去杀伤敌人,而是附着在兵器上。这在对敌之时,好处颇多。
此刻平静下来,那种奇异的感觉不见了,这种落差感,或许还需要时间来缓一缓。
不过,在速度上彻底碾压了以速度见长的庾凯,这口堵在胸口的恶气,终于畅快淋漓地宣泄而出。
念头通达了,
念头通达了。转头看向倒在士兵怀里的庾凯,李逸摇了摇头,他与庾凯其实并没有什么生死之仇。不过,那个段小旗一定要死,即便是事后朝廷真的为这件事惩处他。
目光看向已经合拢、肉眼看不出什么异常的上空,李逸皱了皱眉,这件事恐怕还真的不能靠武力才能解决。
从陆衍之与廖勋的话来看,陆衍之在小西门事件中可能也预埋了一些手脚。
“李少侠,你没事真的太好了!”带着铜锣的衙役一脸高兴的向着李逸跑过来,“李少侠……”
李逸抬手打断,“你来的正好,眼下小西门这边需要人维持秩序,将你那些兄弟们都叫过来,同时……”扫视了一圈倒在地上的百姓,李逸沉声道:“安排人来将大家收敛了吧!让他们,回家……”
铜锣衙役同样看向身旁倒在地上的百姓们,脸上露出一丝哀伤,地上的这些人,有些他认识,有些他不认识,可这些人,只不过是想回家。
回过头,衙役看向李逸,随后指了指那些已经被吓破胆的官兵,“李少侠,这些人怎么办?”
“不用管他们,我就在这里看着。”
“行,有李少侠这句话便行了。”
不一会儿,七八个身穿皂衣的衙役向着小西门这边而来,为首的正是那位铜锣衙役,身后跟着几个力夫打扮之人。
衙役从怀里掏出几张麻纸,分给他们:“城西义庄的板车马上到,你们各个帮忙抬,记着把死者的东西都收好了,别弄混了。”
说着,他又指了指旁边几个衙役:“你们去搬几个拒马过来摆在城门口,不要再让人们向这边靠拢了,另外,仔细和百姓们解释,让大家先回家吧!城外的百姓先安置在道观和寺庙,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是县丞说的。”
这话还真不算胡说,廖勋之前的“大喇叭”说了让大家待在家里,那么城外之人住在道观和寺庙有什么问题?
这时候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凑到了衙役面前,声音发颤:“官爷,我家男人……刚才也在里头,我,我想将我家男人带回去。”衙役看了眼她怀中的孩子,大约两三岁,一双大眼睛里满是积蓄的泪水。
叹了口气,衙役道:“先统一安置在义庄吧,衙门这边做一个登记,随后自会将大家送回去的。”
妇人低头致谢,衙役再次叹了口气,目光看向那些搬动尸体的力夫们。几个力夫小心翼翼地将尸体往义庄的马车上搬。
一个老农蹲在旁边,盯着地上的一滩血,手里攥着半根被踩扁的扁担,这是之前在混乱中被众人踩踏的。而他身前,有着一具年轻些的尸体。
衙役走过去,拍了拍老农的肩膀:“老丈,这是?”
“动乱之时,这个后生挡在的老头子面前……”老农头也没抬,眼睛定定的看着地上的血水以及倒在血水边的年轻后生。
衙役原本伸出去的手默默收了回来,转过身,目光看向那些还在街边流连的百姓,叹了口气,迈步上前,拿出手里的铜锣,“哐”地敲了一声:“都散了吧,该回家的回家,该找亲人的去义庄,大家别在这里围着了。”
旁边也有一些衙役在劝解这些留在街边的百姓,人群慢慢离去,有人回头看向地上的血迹,有人低头抹泪,还有人往义庄的方向走。
衙役站在街道上,手里的铜锣垂在身侧,红绸子上的黑印在阳光下格外扎眼。他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眉头皱得更紧了,像是有什么话堵在喉咙里,却最终只是对着身边的衙役道:“看好了,别再出什么乱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