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的东部,有一片充满独特魅力的土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它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罗先市相望,西临吉林省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如一座天然的文化与地理交汇的桥梁。全州总面积.4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下辖延吉、珲春、图们、敦化、龙井、和龙6个县级市以及汪清、安图2个县,首府为延吉市。
一、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文化脉络
延边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远古时期。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5万—1.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在此迁徙居住,和龙大洞遗址和“安图人”洞穴遗址便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到了公元3000年—公元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龙市兴城遗址展现出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描绘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轨迹。
上古虞时,延边属息慎;夏至周时,属肃慎(亦称稷慎);秦汉时,属北沃沮。唐朝时,延边地区归属渤海国,渤海国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对延边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在敦化市还能看到渤海国的历史遗迹,如渤海国墓群,这些遗迹见证了当时的繁荣昌盛。辽金(宋)时期,这里曾建立过短暂的东夏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延边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元、明、清等朝代,中原王朝对延边的治理不断加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清末,大批朝鲜人因饥荒冒禁越境迁入延边,与“闯关东”的汉族、当地的满族等其他民族共同垦荒生产,逐渐形成了多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这种民族融合不仅丰富了延边的人口构成,也为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造就了如今延边独特的文化风貌。
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活力边疆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政治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以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和促进地区的和谐发展。自治州政府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曾连续五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
在经济发展方面,延边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农业上,盛产人参、木耳、松茸、桑黄、松子、林蛙、大米、鲜食玉米等优质林农产品。延边是百草之王——人参的主产区,现有人参(园参)留存面积3627公顷,年产鲜人参0.93万吨,占吉林省一半以上 。工业领域,煤炭、石墨、伊利石和金、铁、钨、钼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也具有一定规模。同时,延边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域内设有9个对朝口岸、2个对俄口岸和1个国际空港,口岸过货量占吉林省的90%以上,图们江是中国内陆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为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延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三、文化特色:民族融合的艺术殿堂
(一)朝鲜族文化
延边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朝鲜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展。朝鲜族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如长鼓舞、象帽舞等,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长鼓或舞动象帽上的彩带,极具观赏性。朝鲜族的传统音乐也独具特色,伽倻琴、奚琴等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悠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如春节、上元节、秋夕节等。在这些节日里,朝鲜族人民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如上元节的拔河比赛、秋夕节的祭祖仪式等,同时还会制作各种传统美食,如打糕、冷面、泡菜等。打糕是用糯米蒸熟后反复捶打而成,口感软糯;冷面以其凉爽可口的口感和独特的酸甜味道深受人们喜爱;泡菜则是朝鲜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小菜,种类繁多,有辣白菜、萝卜泡菜等,经过独特的腌制工艺,味道酸辣开胃。
(二)民俗风情
除了朝鲜族文化,延边还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民俗风情。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延边,你可以看到满族的传统服饰和剪纸艺术,汉族的传统庙会和舞龙舞狮表演等。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延边的民俗风情更加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四、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
(一)自然景观
1. 长白山:虽然长白山并非完全位于延边境内,但延边是观赏长白山美景的重要区域之一。长白山以其壮观的火山地貌、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闻名于世。这里有雄伟的山峰、清澈的天池、奔腾的瀑布和茂密的森林。天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白山之巅,湖水清澈碧绿,周围环绕着皑皑白雪,景色美不胜收。长白山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溅起层层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长白山的森林覆盖率极高,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