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这座隶属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总面积达2208平方公里 ,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多彩画卷,每一处角落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乡镇风采
开山屯镇
开山屯镇历史悠久,古代这里种植的水稻是皇家御用贡品,“御粮田大米”声名远扬。1928年,在中共满洲省委批准下,延边成立9个党支部,其中就有光霁峪(现开山屯光昭村)党支部 。这里还发生过延边抗日历史上着名的“船口夺枪事件”。从伪满洲国起,开山屯的造纸业和化工行业就很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开山屯造纸厂十分繁荣,支援着国家建设。如今,“党旗领航·筑梦开山”展厅通过展品、图片和影像资料,讲述着开山屯镇的发展历程。
老头沟镇
老头沟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周边山林环绕,森林资源为其发展林业经济提供了基础。这里的矿产资源也较为可观,在过去的发展中,矿业曾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镇内的居民多以朴实勤劳着称,农业是重要产业之一,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还发展了特色养殖产业。同时,老头沟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如裕龙湾旅游风景区就位于此地,总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有七彩梦幻玻璃吊桥、崖壁龙头、紫萝藤隧道等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三合镇
三合镇地名源于“三合社” 。清初这里是禁山围场,同治末年有人定居,光绪二十年设立绥远堡并下辖12个社,1912年后合并形成四茂社、四对社、四白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三社合并为“三合社”,后历经更名最终定名为三合镇。三合镇是松茸之乡,松茸成熟季节十分繁华,很多人前来采购,且这里的松茸大多出口到韩国和日本。镇内有望江阁,可隔图们江看朝鲜风光,对面是朝鲜的会宁市,能看到整个会宁市的风貌。此外,三合镇还有口岸和国门,是中国进入朝鲜东海岸、走向日本海、进入太平洋的理想通道之一,在边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贸易商品主要为粮油、农产品、五金、铁矿石、矿粉、杂货等 。
东盛涌镇
东盛涌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龙井市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盛产水稻、小麦等。当地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们都会身着民族服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农乐舞表演、传统美食制作展示等。镇内的朝鲜族民居建筑风格独特,青瓦白墙,与周边的田园风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智新镇
智新镇胜地村距龙井市7.5公里,朱德海同志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并踏上革命之路。为纪念他,在旧居址设立了纪念碑和铜像,旧居址是20世纪20年代朝鲜族传统民居房结构,2007年12月28日被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还有朱德海生平展览馆,叙述他为祖国和民族解放、延边发展做出的贡献。此外,每年在胜地村的摔跤场会举行朱德海杯民族式摔跤比赛,冠军奖励大黄牛,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展现出朝鲜族摔跤独特的力量与美感。
德新乡
德新乡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资源丰富。当地的经济发展以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特色农业方面,种植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如优质的水果、蔬菜等,深受市场欢迎。生态旅游逐渐兴起,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德新乡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村民们热情好客,传承着朝鲜族的传统礼仪和生活方式。
白金乡
白金乡地处山区,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处天然的生态氧吧。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地。白金乡以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为主,当地的林业产品如木材、山货等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白金乡也在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如一些徒步旅行线路、自然观光景点等,吸引着喜欢大自然的游客前来探索。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4000年前,龙井这片土地上就有祖先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民国十七年,延边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龙井诞生,这里成为延边地区党组织的活动中心和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 。龙井原名六道沟,在满语里意为两山夹一江,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龙兴之地。1988年5月25日,龙井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井市作为朝鲜族聚居地,完整地保留着朝鲜族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朝鲜族能歌善舞,传统的农乐舞、伽倻琴演奏等艺术形式在龙井广为流传。在传统节日方面,如春节、上元节、秋夕节等,朝鲜族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上元节时,人们会举行“烧月亮房”活动,以祈求新年的好运;秋夕节则是全家团聚、祭祀祖先、感恩丰收的重要时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