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南部,它与朝鲜三池渊市接壤,边境线长36.7公里,幅员面积7444平方公里,辖7镇2乡,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一、安图县的乡镇风貌
1. 明月镇:作为安图县的县城所在地,明月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高楼大厦与现代建筑鳞次栉比。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各类商店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人群彰显着这座城镇的活力。镇内还拥有众多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
2. 松江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古色古香的街道与新建的住宅小区相互映衬。松江镇周边自然资源丰富,森林环绕,河流纵横,是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理想之地。这里的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着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还培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如有机蔬菜、水果等。
3. 二道白河镇:因位于二道白河两岸而得名,是通往长白山景区的重要门户。这座小镇充满了浓郁的旅游氛围,酒店、民宿、餐馆等旅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游客们欣赏长白山美景、体验民俗文化的重要停留点。在小镇上,还能看到许多与长白山文化相关的雕塑和景观,让人们感受到这座神山的神秘与魅力。
4. 两江镇:地处两江交汇之处,自然风光秀丽。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得十分完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两江镇以渔业和林业为主要产业,当地的渔民们依水而居,捕捞着各类鲜美的鱼类。同时,镇内还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木材加工和林下经济也发展得较为繁荣。
5. 石门镇: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而闻名。这里是朝鲜族聚居地,朝鲜族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和风俗习惯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走进石门镇,仿佛进入了一个朝鲜族的文化世界,能欣赏到朝鲜族的传统舞蹈、音乐表演,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美食,如辣白菜、打糕、冷面等。
6. 万宝镇: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森林和肥沃的土地。镇内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如人参、蓝莓、木耳等,这些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还远销海外。万宝镇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让游客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7. 亮兵镇:位于安图县的北部,地势较为平坦。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安图县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亮兵镇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安图县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原地区进入奴隶制社会时,县境居住着秽貊族系的北沃沮人。此后,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安图县的归属也不断发生变化。
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乐浪、临屯、真番、玄菟等4郡,安图为玄菟辖地。汉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征服北沃沮并统治延边,安图为其辖地 。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震国,后改为渤海国,县境为中京显得府辖地,设卢州(今明月镇一带)、兴州(今二道镇宝马一带)。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改国号为辽,安图为辽东京道长白山女真大王府辖地。金于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安图为金上京海兰路会宁县辖地。金贞佑三年(1215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在东京(今辽阳)叛金称王,国号大贞。金贞佑四年(1216年)被蒙古和契丹人击败东逃,在南京(今和龙县城子山山城)建都,改国号“东夏”,安图为其南京路辖地。元太宗六年(1234年),安图归辽阳行省开元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灭东夏国统一东北,安图为奴儿干禾屯吉卫辖地,治所在今万宝镇古城村。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主力入关后,清廷视长白山一带为其祖先发祥地 ,遂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划为禁地。安图为长白山腹地,且盛产人参,封禁尤严。咸丰年间,山东、河北流民始入禁区谋生。光绪七年(1881年),正式开禁,封禁长达200余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县境五道白河以北至牡丹岭一带为桦甸县辖地,以南至长白山一带为长白府辖地,荒沟岭以北至哈尔巴岭一带为延吉县辖地。
自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来,韩民越垦逐渐增加。至宣统元年(1909年),仅二道江一带达280 余户。甲午战争后,日本为鲸吞中国领土,制造“中韩边界”问题,在边境地带屡生事端,而长白府辖域过广,治理难周。为对长白山一带“实边”,经理疆界,遏制日本的侵略 ,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四日(1909年12月6日 )东北三省总督锡良奏请 ,于图们江上源 ,自红旗河以西,北循省界,南至石乙水,中抱布尔瑚里至长白山,添设县治 。同年十二月初六日(1910年1月16日)获准,命名安图,意为安定图们江界,保国安民 。拟治于红旗河口 ,后因经费不足 ,改于娘娘库(今松江镇 ),隶于奉天省长白府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