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神医,你觉得,这台显微镜,能放大多少倍?”李承乾指着那台简陋的仪器问道。
孙思邈虽然心中不忿,但还是如实回答:“大概……五十倍左右。”
“五十倍,只能让你们看到冰山一角。”李承乾摇了摇头,“要看到我说的那些‘小虫子’,需要更强大的眼睛。”
他走到一张桌子前,铺开一张白纸,拿起了笔。
“孤,今日再给你们一件东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笔尖。
只见李承乾手腕翻飞,一个个精巧无比的零件图,开始在白纸上浮现。
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
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弧度,都被他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画的,是一台结构远比现有显微镜复杂百倍的仪器。
“这是……”杜荷忍不住凑上前,满脸的震惊。
“复合式显微镜。”李承呈放下笔,吹了吹图纸上的墨迹,淡淡地说道,“理论上,它可以将物体,放大……五百倍以上。”
五百倍!
孙思邈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死死地盯着那张图纸,仿佛要把它看穿。
“杜荷,立刻派人,将这份图纸送到工部,交给段纶!告诉他,孤要最好的水晶,最好的工匠!三天之内,孤要看到成品!”
“喏!”杜荷激动地领命,拿起图纸,像捧着圣旨一样,小心翼翼地跑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李承乾和依旧在震惊中的孙思邈。
“孙神医。”李承乾走到他面前,语气平静,“三天后,孤会让你亲眼看到,那个世界。”
“孤会让你看到,一滴看似干净的水里,到底生活着多少‘小虫子’。”
“孤也会让你看到,你引以为傲的药方,是如何杀死它们的。更会让你看到,那些连青霉素都杀不死的怪物,究竟长什么样。”
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刚刚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已。”
“而门后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更加精彩,也更加……残酷。”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孙思邈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脑海中,反复回荡着太子那番话。
一个看不见的世界……
一个遍布“小虫子”的世界……
老神仙的身体,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百多年,可能……全都白活了。
......
“疯了!太子殿下一定是疯了!”
“什么小虫子?还遍布天地?我看殿下这是征伐突厥,杀戮太重,中了邪祟了!”
“慎言!此话也是你能说的?”
“可……可这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若真如殿下所言,我等岂不是日日夜夜都在与亿万妖物同眠共食?!”
太子李承乾在医学院“无菌室”内的一番惊天之论,像一阵飓风,在极小的范围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虽然李承乾下了封口令,但在场的医师和学子,哪个不是心神巨震,回到宿舍后,免不了要与最亲近的同窗好友私下议论。
于是,“细菌学说”的雏形,就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被当成了最惊悚的怪谈,飞速传播。
恐慌,质疑,不解,种种情绪在医学院内弥漫。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孙思邈,更是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出门,没有进食。
这位药王,大唐医道的定海神针,时而捧着自己亲手编撰的《千金要方》,看着上面熟悉的药方,喃喃自语;时而又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阳光明媚的世界。
杜荷却没有想那么多,太子殿下在他心中,早已是神一般的存在。殿下说的,那就一定是真的!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催促工部,将那台能放大五百倍的“神物”给造出来!
一时间,杜荷化身催命判官,天天守在工部的工坊门口。
工部尚书段纶,被他烦得焦头烂额。
“杜副院长,您就行行好,回去歇着吧!”段纶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哭丧着脸,“这可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死命令,下官就是不吃不喝,也得给您赶出来啊!可这打磨镜片,是精细活,快不得啊!”
“我不管!”杜荷此刻拿出了程处默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头,“殿下说了,三天!少一个时辰,少一刻钟,都不行!耽误了殿下的大事,你我都担待不起!”
段纶没辙,只能咬着牙,亲自下场,带着工部最顶尖的几十名工匠,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日以继夜地赶工。
整个工部,为了这一个小小的“复合式显微镜”,被搅得鸡飞狗跳。
而始作俑者李承乾,却仿佛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他没有去理会医学院的暗流涌动,也没有去催促工部的进度。
他反而做了一件,在所有人看来,都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是不务正业的事情。
他把房遗爱叫到了东宫。
“殿下,您找我?”房遗爱如今身兼数职,京登铁路总公司、皇家银行、归化人管理司……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