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泼洒在天衍仙门静谧的亭台楼阁之上。
云栖的房间内,一豆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毫无睡意的脸庞。
她已经这样枯坐了整整一夜,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几页泛黄的农典残页,触感冰凉而坚韧,仿佛承载着千古岁月的重量。
那道通天彻地的裂缝,那股自裂缝中喷涌而出的、令人心悸的邪异气息,仍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她有一种强烈的直觉,那场惊天异变的发生,与自己识海深处的那枚神秘种子脱不了干系。
而作为媒介的农典,似乎也在那次与裂缝能量的短暂接触后,发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蜕变。
过去,这本残页上的古篆文字对她而言,如同天书,晦涩、疏离,每一个字都像是蒙着一层厚厚的迷雾。
可现在,当她的目光再次扫过那些笔画,迷雾仿佛悄然散去了一角。
她依然无法通读全文,但某些独立的字句,竟能模模糊糊地领会其意。
那种感觉,就像是聆听一门从未学过的古老语言,却能从音调和节奏中,奇迹般地捕捉到一丝情绪和含义。
“凝神……引气……润土……”她轻声念出几个自己能够辨认的词,体内的灵力竟随之产生了一丝微弱的波动。
这发现让她心头一震,既惊且喜。
“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
铜书生端着一盘清淡的糕点走了进来,见云栖面前摊开的农典和她眼中的血丝,不由得叹了口气。
“还在为那日之事烦心?”他将糕点放在桌上,目光落在农典上,”
云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求助:“铜叔,我好像……能看懂一点了。而且,我总觉得,它在呼唤我,或者说,在等待着什么。”
铜书生沉吟片刻,他那张总是带着几分憨厚金属光泽的脸上,此刻满是严肃。
他绕着桌子走了两圈,最终停下脚步,一字一顿地说道:“仙门灵气最充沛、与大地脉络联系最紧密的地方,莫过于后山的灵药园。典籍源于农耕,其根本在于天地生机。若想知道它究竟发生了何种变化,或许,你需要去那里,用你最纯粹的灵力,与它进行一次真正的沟通。”
他的建议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云栖心中的迷茫。
对,灵药园!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精纯的生命力,正是农典最契合的环境。
她不再犹豫,立刻起身,郑重地将农典残页收入怀中,向铜书生道了声谢,便朝着后山疾步而去。
灵药园的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灵草灵药在月华下吞吐着微光,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与泥土的芬芳。
云栖在灵田中央盘膝坐下,四周是生长旺盛的各色灵植,它们仿佛有生命般,轻轻摇曳着,与她的呼吸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韵律。
她缓缓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体内,调动起那股因神秘种子而变得愈发精纯的灵力。
她没有使用任何功法,只是凭借着一种本能,将自身灵力如涓涓细流般,引导向怀中的农典。
起初,农典毫无反应,如同一块顽石。
云... ...栖并未气馁,她摒除一切杂念,将自己的感知延伸出去,与周围的土地、灵草、乃至拂过脸颊的夜风融为一体。
她的心跳仿佛与大地脉搏的起伏重合,她的呼吸也融入了万物的吐纳之中。
时间在静坐中悄然流逝,当天边泛起第一缕鱼肚白,晨曦的微光刺破黑暗,温柔地洒向大地时,异变陡生!
云栖怀中的农典残页猛地一颤,紧接着,一圈柔和却不容忽视的金色光晕从书页边缘扩散开来,如同初升的朝阳。
光芒并不刺眼,反而带着一种生命初萌的温暖,将云栖整个人笼罩其中。
周围的灵植仿佛受到了感召,齐齐朝着她的方向俯首,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点点金光,景象神圣而庄严。
她连忙睁开眼,低头看去。
只见原本空白的一页纸上,一行行新的文字正伴随着金光,如同活物般缓缓浮现、凝聚。
那些字迹古朴苍劲,充满了大道的韵味,而这一次,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顶端的一行大字,仿佛蕴含着某种至高的法则,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
“耕者,通天之桥也。”
就在云栖为这行字感到心神剧震之时,一个清冷而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你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与典籍产生共鸣,意味着你即将成为真正的‘耕道传人’。”
云栖猛地回头,只见金使者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她身后不远处,一身金袍在晨曦中流光溢彩,神情却不复往日的淡漠,而是充满了审视与感慨。
他缓缓走近,目光落在发光的农典上,解释道:“上古时期,执掌农典之人,被称为‘耕道者’。他们并非依靠蛮力修行,而是通过耕耘天地,感悟生命轮回,从而获得通天彻地之力。想要唤醒典籍真正的力量,天赋、灵根皆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心性纯净、能与天地万物共息的赤子之心。无数年来,天衍仙门得到这本残典,却无一人能让它真正复苏,直到你的出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