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片步频回头,叶聚大道送君往。
蓦然回首无归路,待到黎光复起程。
秋,宛如一位隐世的墨客,以风为笔,蘸着时光的墨,将天地绘就成一幅金红交织的丹青。那一片片飘零的叶,恰似从古老诗卷中翩然逸出的词句,每一片都写满了离情别绪,在飒飒秋风里悠悠诉说。
霜降和夏至立于那片熟悉得仿若刻入灵魂的树林小道入口,墨云疏、沐薇夏、柳梦璃等一众好友相伴身侧。微风轻拂,枝头树叶沙沙作响,似在吟诵着《诗经》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般千古离歌;地上落叶如蝶般翻滚、舞动,仿若想要以最后的倔强,留住他们即将远行的脚步,那姿态,像极了李商隐笔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的不舍。
“真的要走吗?此去山高水长,仿若星辰落入浩渺沧海,不知何时方能重逢……” 墨云疏率先打破沉默,她的声音微微颤抖,恰似琴弦轻颤,奏出哀伤的曲调。眼眶泛红的她,伸出手,轻轻拉住霜降的衣袖,那眼神,满是眷恋与担忧,犹如李清照在乱世中对往昔岁月的无尽追忆与不舍。
沐薇夏款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霜降和夏至的手,她的手温暖有力,似要将所有的不舍与祝福,通过掌心传递给他们。“一路千万要小心,若有变故,定要及时传信归来。这世间之路,恰似荆棘丛丛,坎坷无数,你们定要相互扶持,携手同行。” 她的话语,宛如秋日暖阳,带着丝丝缕缕的暖意,驱散了些许离别的寒意,如同高适赠别友人时所言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满是慰藉与期许。
柳梦璃轻咬嘴唇,努力抑制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她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荷包,递到霜降手中。“这是我亲手绣的,里面放了些平安符和香草,愿能保你们一路平安。” 荷包上绣着的并蒂莲栩栩如生,那是她对霜降和夏至二人深深的祝福,愿他们的感情如同这并蒂莲一般,在风雨中也能紧紧相依,不离不弃,恰似乐府诗中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所描绘的那般坚贞。
霜降眼眶湿润,她紧紧握着好友们的手,声音哽咽:“我们亦不想离开,可那蓝月湖的前世之物,对我们而言,重若千钧,承载着往昔的记忆与使命。此去,虽前途未卜,仿若迷雾笼罩的征途,但我们定会平安归来,不负你们的牵挂。” 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在向好友们许下庄重的誓言,也在给自己注入无畏的勇气,恰似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情壮志。
夏至轻轻揽过霜降的肩膀,对众人说道:“大家放心,我定会护霜降周全。等我们取回东西,便即刻返程,与你们再度相聚。”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鸣响,回荡在这离别的氛围中,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仿若岳飞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的坚定决心。
众人又叮嘱了一番,这才缓缓松开手。霜降和夏至转过身,迈出了前行的脚步。每走一步,他们都忍不住回头张望,那熟悉的面容、关切的眼神,都让他们心中的不舍愈发浓烈。而那满地的落叶,也像是有了灵性一般,在他们身后追逐、簇拥,似乎想要为他们送行,又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眷恋,恰似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的惆怅意境。
走在这秋叶满地的树林小道上,霜降和夏至的脚步格外沉重。每一片落叶被他们踩在脚下,发出的细微声响,都像是在提醒着他们与好友们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远。霜降时不时停下脚步,回头凝望,那眼神中满是眷恋,仿佛要将这片熟悉的树林、这些亲爱的好友们,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如同张籍在《秋思》中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的深情。
“霜儿,别太难过了。等事情办完,我们很快就能回来。” 夏至轻声安慰道,他轻轻握住霜降的手,那温暖的触感,仿佛在传递着无尽的力量,恰似李白在困境中仍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豁达与力量。
霜降微微点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我知道,只是这一离别,心中总是空落落的,仿若失去了最珍视的宝物。” 她的声音如同秋风中的一缕轻烟,带着淡淡的哀愁,仿若柳永 “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凄清与落寞。
随着他们渐行渐远,那树林小道也仿佛变得愈发漫长。周围的树木像是沉默的卫士,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条小道增添了几分寂寥的色彩。而那满地的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如同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四处飘零,恰似杜甫在乱世中漂泊的孤寂身影。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橙红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可霜降和夏至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们知道,夜幕即将降临,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