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福瑶惊讶得说不出话。
"工地放假三天,我就回来了。"马得水的声音透着得意,"顺便给电脑教室升级了网络,现在可以视频教学了!"
福瑶的眼眶瞬间湿润。这个傻瓜,自己复习时间都不够,还大老远跑回青石坳...
"孩子们给你准备了惊喜。"马得水把镜头对准黑板,上面用彩色粉笔画着北大校门和"福瑶姐我们爱你"几个大字。
"下周开始,我每周六都会来开视频课,"马得水说,"这样你就能远程给孩子们上课了!"
福瑶的眼泪终于落下来。这一刻,她无比确定,无论苏雯们怎么说,马得水都是最懂她的人。
4.
十一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袭击北京。福瑶感冒了,高烧不退,被室友送到校医院。
"肺部感染,需要住院观察。"医生严肃地说。
躺在病床上,福瑶昏昏沉沉地想着马得水的日记。今天是他的模拟考,不能让他分心。她强撑着给室友发了条消息,请她们帮忙带课本和作业,却只字不提自己的病情。
第三天,当福瑶的烧终于退了些,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冲了进来——马得水!
"你...你怎么来了?"福瑶惊得差点从床上坐起来。
马得水头发凌乱,眼睛布满血丝,手里还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你室友给我打电话了。"
"可是模拟考..."
"去他的模拟考!"马得水一屁股坐在床边,从袋子里掏出一堆东西——保温桶装着鸡汤,塑料袋里是各种药,甚至还有一个小热水袋,"我爹说感冒要捂汗..."
福瑶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又是感动又是心疼:"你跑这么远,复习怎么办?"
马得水突然安静下来,轻轻握住她的手:"福瑶,分数重要,但你更重要。"
原来,得知福瑶生病后,马得水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连工地都没请假,直接旷工了。
"工头会开除你的..."
"让他开。"马得水满不在乎,"大不了换个工地。你身边不能没人。"
福瑶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这个曾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公子哥,如今却千里迢迢来照顾她...
护士来查房时,惊讶地发现病人和访客都红着眼圈,但笑得无比灿烂。
5.
马得水在北京待了三天,直到福瑶出院。白天他在医院陪护,晚上就借宿在北大附近的廉价旅馆,熬夜补复习进度。
"你该回去了,"出院时福瑶催促他,"工地和复习都耽误不起。"
马得水点点头:"明天就走。但今晚..."他神秘地眨眨眼,"带你去个地方。"
夜幕降临,他们来到未名湖畔。秋夜的湖水泛着粼粼月光,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摇曳。马得水拉着福瑶在湖边长椅坐下,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蛋糕。
"生日快乐!"他轻声说。
福瑶愣住了。她完全忘了,今天是自己的农历生日。
"工地太忙,没法在你正生日那天过来。"马得水不好意思地解释,"但我想,怎么也得亲口说声生日快乐。"
蛋糕很小,只有巴掌大,但做工精致,上面用奶油写着"福瑶20岁"。
"许个愿吧。"马得水点燃一根小蜡烛。
烛光中,福瑶看着马得水被工地晒黑的脸庞,被书本磨出茧的手指,突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就是她想共度一生的人。
她闭上眼睛,许下心愿,然后吹灭蜡烛。
"许了什么愿?"马得水好奇地问。
"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福瑶笑着切下一小块蛋糕,送到马得水嘴边,"谢谢你,这是我过得最好的生日。"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在长椅上依偎在一起,仿佛从未分开。
6.
马得水回工地后,福瑶的生活重回正轨。但这次生病事件,似乎改变了什么。她不再因为害怕打扰马得水而隐瞒自己的困难,而马得水也学会了在紧张复习中合理安排时间。
每周六的视频课成为福瑶最期待的时刻。通过电脑屏幕,她能看到青石坳的变化——新修的操场,扩建的图书角,还有孩子们越来越自信的表达。
十二月的某个周六,课程结束后,马得水神秘地说:"先别挂,给你看个东西。"
镜头一转,对准了教室后墙。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青石坳和北大之间,画着一道红线,线上串着十二个小星星。
"我们的'星月计划',"马得水解释,"每个月画一颗星,等十二颗星连成线,就是我高考的日子,也是我们重逢的时刻。"
福瑶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个曾经粗枝大叶的男孩,如今却用如此浪漫的方式,丈量着他们分离的时光。
"对了,"马得水突然想起什么,"我爹能拄拐走路了,公司的事也理顺了。他让我专心复习,不用再去工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