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日,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虽明亮却带着丝丝凉意。靖王府在屯子里显得格外醒目,烟囱里正冒着袅袅青烟,给这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暖意。
林晚晚一大早就忙活着,指挥着下人们把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又特意让厨房准备了一些东北特色美食。为啥这么忙活呢?原来是老夫人千里迢迢从京城赶来东北看孙子啦。
萧玦也没闲着,平日里冷峻的他,今天脸上也多了几分期待。萧小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嘴里念叨着:“太奶奶要来了,太奶奶要来了!”
终于,老夫人的马车缓缓驶入屯子。马车停在王府门口,林晚晚、萧玦和萧小乐赶忙迎了上去。车门打开,老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下来。林晚晚笑着上前,扶住老夫人的胳膊,说道:“祖母,您可算来了,一路舟车劳顿,累坏了吧?”
老夫人笑着拍了拍林晚晚的手,说道:“不累不累,能见到你们,我高兴着呢!”
萧玦也上前请安:“母亲,一路辛苦。”
萧小乐则奶声奶气地喊道:“太奶奶,小乐可想您啦!”
老夫人看着活泼可爱的萧小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说道:“哎呦,我的乖重孙,太奶奶也想你呀!”
众人簇拥着老夫人走进王府。一进屋子,老夫人就瞧见了那热乎乎的炕,眼睛一亮,立刻脱了鞋,熟练地盘腿上了炕,感叹道:“哎呦喂,还是东北这炕得劲儿啊!在马车上颠簸了这么久,可把我这把老骨头给折腾坏了,这一上炕,浑身都舒坦咯!”
林晚晚在一旁笑着说:“祖母,您要是喜欢,就多住些日子。咱这东北啊,好玩的好吃的可多着呢。”
老夫人点了点头,目光落在萧玦身上,忍不住打趣道:“晚晚啊,你可把王爷带成‘屯子佬’了!我刚瞧见他,差点没认出来,这打扮、这气质,跟以前在京城时,那可真是天差地别哟!”
萧玦听了,脸微微一红,尴尬地挠挠头,说道:“母亲,入乡随俗嘛,在这屯子里生活,慢慢就习惯了。”
林晚晚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祖母,王爷现在可适应这屯子生活啦,还跟着乡亲们下地干活呢!”
老夫人惊讶地挑了挑眉,说道:“哦?真的呀?王爷竟然还下地干活了,这可真是稀罕事儿!”
萧玦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母亲,起初确实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倒觉得这屯子生活别有一番乐趣。”
老夫人看着萧玦,眼中满是欣慰,说道:“只要你们过得开心就好。我这次来啊,就是想看看你们,顺便也感受感受这东北的风土人情。”
这时,萧小乐爬上炕,依偎在老夫人身边,说道:“太奶奶,东北可好玩啦,有扭秧歌的,还有好多好吃的,爹还骑着驴上街呢!”
老夫人听了,好奇地问道:“骑着驴上街?这是咋回事啊?”
萧小乐便把自己把王爷的马换成驴,萧玦骑驴上街被乡亲们调侃的事儿,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老夫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说道:“哈哈,这事儿可真有趣,王爷,你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别样的生活咯!”
萧玦哭笑不得地说:“小乐这孩子,尽整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不过,倒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正说着,丫鬟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酸菜炖血肠、猪肉炖粉条,还有粘豆包。老夫人看着满桌的东北美食,说道:“看着就有食欲,在京城可难得吃到这些。”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老夫人对东北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林晚晚则耐心地给老夫人介绍着东北的习俗和趣事。
吃完饭后,大家又围坐在炕上唠嗑。老夫人看着林晚晚,感慨地说:“晚晚啊,以前我还担心你这大大咧咧的性子,在王府里会惹出麻烦,没想到你不仅把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王爷和小乐照顾得这么好,祖母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林晚晚笑着说:“祖母,您放心吧。我在这儿过得可开心了,王爷对我也好,小乐又这么懂事。”
萧玦在一旁点头说道:“母亲,晚晚确实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有她在,我才能安心。”
老夫人欣慰地笑了笑,又转头对萧小乐说:“小乐呀,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可不能给你爹娘丢脸哟!”
萧小乐拍着胸脯保证道:“太奶奶,您放心,小乐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以后要像爹爹一样厉害!”
大家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萧玦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萧玦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无奈,说道:“是几个乡亲,他们听说老夫人来了,想来看看。”
老夫人笑着说:“那就请他们进来吧,咱一起唠唠嗑。”
乡亲们走进屋子,看到老夫人,纷纷行礼。老夫人热情地招呼大家上炕,说道:“都别客气,今儿个咱们就一起唠唠。我正想多了解了解咱这屯子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