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蓝玉脸上浮现一抹苦笑,这真是给自己揽了一件苦差事。
原本只是听到陈长生讲着宝钞弊端之事,想着在朝堂之上提醒一下上位,却没成想,这烂摊子事直接担在了自己的身上,回头还得去那家酒楼问一下陈长生解决的方法。
今日朝堂之上,其实就只发生了蓝玉所提出的大明宝钞的事情,随后便解散了这次的朝会。
谨身殿。
朱元璋只是扫了一眼那堆积了整个御桌的奏折。
“标儿,你觉得今天蓝玉说的事,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朱元璋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把椅子上,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朱标,与其温和的询问道。
“爹。”
“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蓝玉绝对不是一个能在国家治理上献计献策的人,就是他想,也没有那个才华。”
朱标没有过多思考,便如实的说道。
听着太子的回答,朱元璋点点头,“没错,蓝玉这小子跟了咱这么多年,要说在打仗方面,能超过他的不过一手之数,但若论治理国家,这小子啥也不是。”
“所以为父觉得,在蓝玉的身边,可能出现了一位才华不下于刘伯温的能人……”
“这种人才,不光要为咱所用,更要为你所用,咱已经准备安排毛骧带着一队锦衣卫监视蓝玉,势必要把那人给找出来。”
………
应天城一处繁华的街道上。
自从陈长生得知了刘伯温和常遇春两人的身份之后,他觉得不能浪费,就让刘伯温专门给自己写了几个大字,题在匾额之上。
原先的酒楼名字,已然正式更改为同福酒楼。
“老刘,你写的字是不一般啊,光这副匾额拿出去拍卖,起码都能卖到千两白银,”陈长生原先上学的时候学过书法,也曾经见过刘伯温真迹的照片,这次见到真的,而且还归属于自己,心中莫名的小兴奋。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刘伯温捏着胡子,谦虚的说道。
“老常,你来帮个忙,把这招牌挂咱们酒楼外面,但凡有识货的能认出来是刘伯温的笔迹,怎么的也得进来吃一顿。”
陈长生艰难地抱着这块匾额,常遇春见状连忙过来搭了把手。
可谓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才把这带着同福二字的大招牌,悬挂在了酒楼的大门上头,那用金漆写成的几个字极为亮眼。
店里边包括老板在内,就只有三个人,运行起来还是太吃力了,陈长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召唤店里的第三名员工。
只不过距离100个客人的要求还是有点远。
陈长生已经想着要不要联系一下蓝玉,反正他的意思多,随便带过来百八十个的,自己也就完成任务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在陈长生念叨着蓝玉的时候,永昌侯府的马车还真的往这边赶了过来。
不过这次前来,蓝玉可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老朱交代给他的任务,询问陈长生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大明宝钞所带来的弊端。
“蓝小二,你怎么又过来了?”现在的常遇春也不用再避讳什么,上来就直呼蓝玉的小名。
“姐夫,我这不是带了些银两,来还前几回吃饭的债务了吗?”
“顺便拜访一下陈老板……”
蓝玉苦哈哈地走进酒楼里面,先是从怀中掏出来了几块碎银子,交到了柜台处的刘伯温那里,这才找了个位置坐下。
而蓝玉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出皇宫门口的那一刻,就已经有几十道眼睛在时刻盯着他的行为。
见到永昌侯走进这家酒楼,那隐匿于暗中的锦衣卫,也缓缓的朝着这边靠近。
对于酒楼来说,这群锦衣卫的到来是不怀好意的,也自然而然的触发了酒楼的自我防卫系统。
锦衣卫在酒楼旁边,硬是听不到里面的任何一句对话,站在外面看酒楼里的人,也有些模模糊糊的。
“我怎么看不清里面的情况,连声音也听不到了,”一名锦衣卫揉了揉眼睛,又抠了抠耳朵,结果和刚才一模一样,周围的都能看清,就这个酒楼不行。
“你小子别不是晚上纵欲过度,已经开始耳鸣眼花了。”
同行的另一名锦衣卫忍不住开口调侃。
“你行你上,”那名锦衣卫识趣的给同伴让开了位置。
“我来就我来……”
“不对,老子连媳妇都没娶,怎么也和你一样虚的耳聋眼花的?”
那同伴瞪大了双眼,一脸的震惊之色。
“我曾经听说过,江湖之中存在着一种迷阵,在迷阵之中的人,外界不光看不清,也听不到他们所说的话,”一个有见识的中年锦衣卫思量道。
“那咱们这是碰到了高人了,没办法,按实记录吧……”
有人叹了口气,这可不是他们锦衣卫办事不用功。
实在是这次碰到的茬太过神秘。
外面锦衣卫监视的事情,酒楼里的人并不知道,得知蓝玉有事来找自己,陈长生心中已经猜的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