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传来伤兵的呻吟,他瞥了眼那些在阴影里挣扎的蒙人身影,忽然扬声下令:
"留二十车粮草给蒙部,其余人马即刻拔营。"
副将愣了愣,随即明白大汗深意——这些被遗弃的蒙人既是断后筹码,也是吸引明军炮火的活靶子。
当多尔衮的马队踏碎晨霜时,身后的蒙人营帐正升起炊烟,却不知这缕烟竟成了明军炮阵的绝佳靶标。
他摸着刀柄上的科尔沁文刻,想起布木布泰上次见他时说的话:
"大汗的刀若不够锋利,就用我族人的血磨一磨。"
此刻看来,这刀,确实该见见血了。
旗军效仿诸葛亮"添灶减兵"之法,暗中拔营时将病弱战马尽皆丢弃,却把蒙部健硕坐骑搜罗一空。
自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事,《三国演义》便被后金视作谋略圣典,经皇太极批注后更成了八旗将领的枕畔书:
多尔衮帐中便藏着一本朱笔圈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借东风诈败计"诸般桥段早已烂熟于心。
此刻他望着身后渐隐的炊烟,忽然想起书中"增灶者进兵,减灶者退兵"的章回,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罗贯中若知笔下权谋被塞外铁骑学了去,怕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骂娘。
更叫人唏嘘的是,三百年后东瀛倭寇竟也捧着这本白话文小说研究"兵略",什么"声东击西假途灭虢"被改头换面用在华夏战场。
若罗贯中泉下有知,怕不是要捶碎墓穴里的棺材板,再写一部《驱倭演义》来泄愤——只是他终究想不到,自己笔下的忠勇智计,竟成了外族侵掠中原的刀刃。
蒙人部落终究成了弃子。旗军"慷慨"留下的粮食里,掺着验出毒粉的陈米烂麦,美其名曰"按军营例供给"。
每日两餐,晨起喝能照见人影的稀粥,申时啃掺着砂石的粟米干饭。
感动的蒙人战士们哪里知道,这"恩赐"竟让两三万人陆续倒在草甸上,肚子胀得像鼓,眼角还凝着未干的泪。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