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虽好,可如今的工坊哪能造得出来,化工化工到底怎么才能搞出化工?”
朱有建微微摇头,轻叹一声,将手中的琉璃放下,目光投向那堆积如山的石英石原料。
“还是这玻璃靠谱些,成本也不算高。”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玻璃不仅能用来搭建阳光房,为作物营造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能做成窗户,让屋内洒满明亮的光线。
更重要的是,那远望筒需要纯净无杂质的玻璃,以看清远方的动静;
民科医类所需的显微镜,更是离不开精心研磨的透明镜片。
想到这些,朱有建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图景:
温房里绿意盎然,作物茁壮成长;
远望筒帮助明军洞察先机;
显微镜下,医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而这一切,都将从这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玻璃开始。
朱有建负手漫步在古意盎然的殿宇间,指尖轻轻滑过雕花的窗棂,眼中满是对大明建筑的深情与眷恋。
阳光透过木质窗格,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手中那片晶莹剔透的玻璃,心中暗自思忖:
“这玻璃虽好,却不能随意用在这些古建筑上。”
在他看来,大明的建筑,那精美的榫卯结构,那雕刻着吉祥纹饰的窗棂,每一处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若大面积使用玻璃,这古建筑便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他微微皱眉,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建筑,一旦被玻璃所替代,就会失去那份古朴与典雅,变得不伦不类。
他将玻璃小心地收起,仿佛在守护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这玻璃,还是用在该用的地方吧。”
他转身望向远处的研究院和温房,心中已有了决断。
在那里,玻璃将发挥它的实用价值,为农科和科研的发展助力,而古建筑的那份独特魅力,也将在他的守护下得以延续。
鲁有林伏在案前,手中的墨笔在硬宣纸上沙沙作响,眉头却越皱越紧。
朱有建在一旁来回踱步,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努力描述着那神秘的“挖掘机”:
“就像个大铁臂,能挖土,还能把土运走……”
鲁有林听得一头雾水,眼神中满是困惑。
“液压,这液压到底是个啥?”
鲁有林忍不住开口问道。
朱有建咬着嘴唇,绞尽脑汁回忆着前世的模糊印象,突然眼睛一亮,抓起墨笔在纸上画出活塞的模样,
“就是这个,靠这个东西来回动,产生力量。”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