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虽有旧例可循,但如今人手不足,银两更是捉襟见肘。
这可如何是好?”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又陷入一片沉寂,唯有窗外的风声呼啸而过,仿佛在为他们的困境添上几分凄凉。
陈良谟也皱眉道:
“国库空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若无银两支撑,治水工程不过是纸上谈兵。
难道……难道我们要向陛下如实禀告,请求另寻他法?”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似乎也意识到这并非长久之计。
李邦华沉默片刻,抬起头来,目光坚定:
“诸位,治水之事,关乎百姓生死,不可因难而废。
国库虽空,但天下之大,总有办法可想。
我们不妨先从工部、户部、兵部等各部内部着手,看看能否调配一些闲置的银两和物资。
同时,也可以向各地州县发出告示,征集民间的力量和资源。
或许,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王章微微点头:
“孟暗兄说得有理。
我们还可以考虑向各地富绅募捐,以朝廷的名义颁发奖状,鼓励他们为治水工程出力。
虽然不能完全依赖民间,但至少可以缓解一部分资金压力。”
陈良谟也附和道:
“不错,民间的力量不容小觑。
我们可以将治水工程的意义和紧迫性向百姓们宣传,让他们明白这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园。
或许,他们会愿意出一份力。”
吴甘来虽然仍是一脸愁容,但也逐渐被李邦华等人的决心所感染: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户部虽然银两紧张,但我会尽力调配,哪怕是从牙缝里挤出一点,也要为治水工程提供支持。”
殿内的气氛逐渐从慌乱转向坚定,众臣工们开始认真商议起具体的方案来。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大明的未来,他们必须全力以赴。
吴甘来取出纸笔,开始算治河所需:
单是供应十万民夫的口粮,便要四万石粮食,这还不算拉运物资的骡子所需草料豆料。
再加上开挖土方、修筑堤坝的人工费用,每夫一名日给工食银四分,粗算下来,八十万两白银不过是勉强够用的底线。
稍有意外,这窟窿只怕要越捅越大。若以民摊银,一口需摊一两多,万万不可能令民摊银。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宣纸翻动的沙沙声。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